[发明专利]控制引入内燃机排气管线中的还原剂量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9062.8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9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H·萨尔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3/2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引入 内燃机 排气 管线 中的 还原 剂量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还原剂注入内燃机(1)排气管线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喷射系统(8-12),其适用于将还原剂注入排气管线(3);第一催化剂(13),其适用于借由所供应的还原剂降低排气管线(3)中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量;以及第二催化剂(14),其在排气管线(3)中位于第一催化剂(13)的下游,并使废气中的氨转变成氮气和一氧化二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一氧化二氮传感器(17),其适用于在第二催化剂(14)下游位置处监测存在于排气管线(3)中的一氧化二氮量;以及控制单元(10),其适用于控制喷射系统(8-12),以便于如果传感器(17)检测出一氧化二氮量的值不在需要范围(A)内,喷射系统(8-12)将调整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10)适用于以下述方式控制喷射系统(8-12),即当一氧化二氮量超过上限值(Amax)时,喷射系统(8-12)将减少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10)适用于以下述方式控制喷射系统(8-12),即喷射系统(8-12)依据与一氧化二氮量超过上限值(Amax)的程度有关的因素,来减少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10)适用于以下述方式控制喷射系统(8-12),即当一氧化二氮量在下限值(Amin)之下时,喷射系统(8-12)将增加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10)适用于以下述方式控制喷射系统(8-12),即喷射系统(8-12)依据与一氧化二氮量低于下限值(Amin)的程度有关的因素,来增加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10)适用于基于来自传感器(15)的信息,估算出将要被注入排气管线的还原剂量(q),所述传感器(15)在第一催化剂(13)上游位置处监测与排气管线(3)中的氮氧化物量有关的参数。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10)适用于基于有关排气管线(3)中的废气流量的信息,估算出将要被注入排气管线中的还原剂量(q)。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10)适用于从监测排气管线(3)中的废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6)接收信息,以确定还原剂是否将要被注入排气管线(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催化剂(13)和第二催化剂(14)位于排气管线(3b)的一部分中,该部分在适用于从废气中提取能量的涡轮(4)的下游。
10.一种用于控制还原剂注入内燃机(1)排气管线(3)的方法,所述内燃机(1)包括:喷射系统(8-12),其适用于将还原剂注入排气管线(3);第一催化剂(13),其适用于借由所供应的还原剂来降低排气管线(3)中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量;以及第二催化剂(14),其在排气管线(3)中位于第一催化剂(13)下游,并将废气中的氨转变成氮气和一氧化二氮,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下述步骤,借由在第二催化剂(14)下游位置处的一氧化二氮传感器(17)来监测排气管线(3)中一氧化二氮量,以及,如果一氧化二氮量的值不在需要范围(A)内,控制喷射系统(8-12)以使得喷射系统(8-12)调整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述步骤,控制喷射系统(8-12),以便于当一氧化二氮量超过上限值(Amax)时,喷射系统(8-12)将减少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述步骤,控制喷射系统(8-12),以便于喷射系统(8-12)依据与一氧化二氮量超过上限值(Amax)的程度有关的因素,来减少被注入排气管线(3)的还原剂量(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0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