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材料、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以及非水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180039689.3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大矢正幸;岸见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麦克赛尔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48;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材料 含有 合剂 组合 以及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和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以及使用了所述正极材料或所述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的非水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实用化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二次电池的需求正在急剧扩大。目前,可响应这样的要求的非水二次电池例如使用正极、负极以及使电解质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所得的非水电解质(非水电解液等)来构成,所述正极使用了能够吸藏、释放锂离子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负极使用了能够吸藏、释放锂离子的材料或锂金属等
非水二次电池具有以下这样的问题:在高温下储藏时,在非水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发生各种反应而产生气体,导致膨胀。非水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中所用的LiCoO2、LiNiO2、LiMnO2、LiMn1.5Ni0.5O4等锂复合氧化物为一种催化剂,在高温下与非水电解质反应而产生气体,该气体引起电池的膨胀、容量下降。特别是从容量更大、元素的蕴藏量等观点出发,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含Ni(镍)的锂复合氧化物与至今为止通常使用的LiCoO2相比,催化剂作用更大,并且,由于合成时所残留的碱成分而更容易产生气体。
此外,在使残留有碱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和含有导电助剂、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分散于溶剂中而调制浆料状、糊状的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并将其涂布在由金属箔等构成的集电体的一面或两面上,进行干燥等来形成正极合剂层时,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易于发生凝胶化,在生产正极时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的可使用时间(pot life)短,因此,这成为损害正极的生产率、进而非水二次电池的生产率的原因。
于是,在非水二次电池中,对于通过少量包含在非水电解质、电极中,能够实现其特性改善的添加剂,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将含有环氧基的有机化合物添加到非水电解液中,在负极上形成源自所述有机化合物的良好的被膜,抑制非水电解液溶剂与负极活性物质之间的反应,从而实现非水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9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06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为了解决由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残留碱成分引起的上述诸问题,使用以往已知的如上述那样的借助添加剂的改善手段并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以及非水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材料能够构成生产正极时的经时变化少、生产率优异的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所述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在生产正极时的经时变化少、生产率优异,所述非水二次电池使用了前述正极材料或前述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在高温储藏时不易发生膨胀且储藏特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正极材料使用于非水二次电池的正极,其特征在于,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上述化合物的至少1个环氧基开环所得到的开环物及上述化合物的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
另外,本发明的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使用于非水二次电池的正极,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至少1个环氧基开环所得到的开环物及所述化合物的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以及溶剂。
进而,本发明的非水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隔膜和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使用了本发明的正极材料或本发明的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以及非水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材料能够构成生产正极时的经时变化少、生产率优异的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所述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在生产正极时的经时变化少、生产率优异,所述非水二次电池使用了前述正极材料或前述含有正极合剂的组合物,在高温储藏时不易发生膨胀且储藏特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非水二次电池的一例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为部分纵剖面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麦克赛尔能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麦克赛尔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