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平衡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9927.0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9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索尔弗兰克;托比亚斯·梅德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26 | 分类号: | F16F15/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平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用于平衡内燃机(1)的惯性力和/或质量矩的不平衡轴,其具有不平衡部段(8)、邻接在所述不平衡部段(8)上的支承部段(9)和与所述支承部段接合的支承环(10),其中,所述不平衡部段(8)的质心为了形成轴不平衡(7)而相对于所述不平衡轴(6)的转动轴线(11)偏心地分布,所述支承环(10)的外周侧面(13)作为用于转动支承所述不平衡轴的滚动轴承的滚动体的滚道,并且所述支承环(10)的内周侧面(12)在不平衡方向上分布的支承周界区域中相对于所述不平衡部段(8)的外包络圆(14)径向地弹回,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支承环(10)装配到所述支承部段(9)上设置有以下的几何关系:
(i)d2≥d1
(ii)e>1/2(d2-d1)
(iii)e<1/2(d2+d1)
其中,
d1=所述不平衡部段(8)及所述支承部段(9)的外包络圆直径,
d2=所述支承环(10)的内直径,
e=d2与d1之间的中心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平衡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环(10)的外周侧面(13)相对于所述不平衡部段(8)的外包络圆(14)也径向地弹回,其中,以下几何关系适用:
(iv)e>1/2(d2-d1)+s
其中,
s=所述支承环(10)的壁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平衡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环(10)与所述支承部段(9)借助于在所提到的支承周界区域中邻接在所述支承环(10)上的轴材料的塑性形变形状锁合地相互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平衡轴,其特征在于,塑性形变的轴材料呈凸起形地包围所述支承环(10)的外周侧面(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平衡轴,其特征在于,塑性形变的轴材料嵌接到在所述支承环(10)的环端面(17)上的每个或多个凹槽(18)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平衡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环(10)与所述支承部段(9)借助于在所提到的支承周界区域中分布的焊接连接部(19)材料锁合地相互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平衡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环(10)与所述支承部段(9)借助于在所提到的支承周界区域中分布的压配合力锁合地相互接合。
8.用来制造用于平衡内燃机(1)的惯性力和/或质量矩的不平衡轴的方法,所述不平衡轴具有不平衡部段(8)、邻接在所述不平衡部段(8)上的支承部段(9)和与所述支承部段接合的支承环(10),其中,所述不平衡部段(8)的质心为了形成轴不平衡(7)而相对于所述不平衡轴(6)的转动轴线(11)偏心地分布,所述支承环(10)的外周侧面(13)作为用于转动支承所述不平衡轴(6)的滚动轴承的滚动体的滚道,并且所述支承环(10)的内周侧面(12)相对于所述不平衡部段(8)的外包络圆(14)径向地弹回,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支承环(10)串到所述支承部段(8)上,轴向推动直至所述支承部段(9)处,并且径向推动到其回弹的接合位置上,并且随后与所述支承部段(9)接合,其中,为了将所述支承环(10)装配到所述支承部段(9)上设置有以下的几何关系:
(i)d2≥d1
(ii)e>1/2(d2-d1)
(iii)e<1/2(d2+d1)
其中,
d1=所述不平衡部段(8)及所述支承部段(9)的外包络圆直径,
d2=所述支承环(10)的内直径,
e=d2与d1之间的中心偏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环(10)在其装配前为了提高硬度而被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9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