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水解性聚酯膜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39978.3 申请日: 2011-08-17
公开(公告)号: CN103068918A 公开(公告)日: 2013-04-24
发明(设计)人: 户川惠一朗;大桥英人;云林院敏文;柴野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 东洋纺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L67/00 分类号: C08L67/00;C08J5/18;C08K5/13;H01L31/04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蒋亭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耐水 聚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水解性聚酯膜。更详细而言,涉及太阳能电池背板用、前板用、马达绝缘用、电容器用等电绝缘用的耐候性聚酯膜。特别涉及适合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耐水解性聚酯膜。

背景技术

聚酯膜的机械特性和化学特性优异,在包装用、磁带用、电子部件用、电绝缘用、保护片用等领域中广泛使用。在太阳能电池背板用途、前板用途、马达绝缘用途、电容器用途中,长期暴露在过于严酷的使用环境中,所以要求更高的耐久性。然而,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使用聚酯膜时,存在分子链中的酯键部位发生水解、机械特性发生劣化的问题。因此,对于聚酯膜的耐水解性能的提高进行了各种研究。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降低树脂的酸值来提高耐水解性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4中公开了通过提高树脂的分子量来提高耐候性的技术。

另外,专利文献5~7中公开了为了提高聚酯膜的耐水解性而添加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等羧酸封端剂的技术。该技术中,为了防止封端剂的失活、防止凝胶化而并用了受阻酚系酸值稳定剂作为添加剂。进而,在专利文献8~10中公开了均匀混合聚酯和其他树脂并通过混合来提高耐候性、诸物性的技术。另外,该技术中,为了防止所混合的树脂的分解着色,还并用了受阻酚化合物作为添加剂。

以往,周知的有通过在注射成形等工程塑料的领域添加受阻酚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来防止成形体热老化的技术(专利文献1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0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34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1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635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30287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76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7-9997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3-268211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0-119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4-250485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平6-1079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4中,树脂的固有粘度高,剪切发热易于发生。因此,在熔融成形时反而会发生分解而使酸值上升,因而不能得到酸值足够低的膜。另外,专利文献5~10的方法不是本质上提高仅由聚酯构成的膜的耐候性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1那样添加受阻酚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的方法中,为了达到即使使成形品曝露于高温也能够防止劣化的目的,而使添加量增多。因此,在应用于膜的情况下,有时在制膜中会污染口模的模唇周边、冷却辊、拉伸辊等辊类而难以进行长时间稳定的制膜。进而,有时会因稳定剂渗出而引起例如层叠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发生层剥离等问题。

进而,对于膜而言,为了抑制由层叠加工时的热所产生的收缩而在拉伸后进行热固定,但是热固定条件强时,可能会由于膜变脆而存在易于断裂的倾向。

本发明以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作为背景而完成。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膜成形时的酸值的上升得到抑制且低酸值的耐水解性聚酯膜。将耐水解性优良的聚酯膜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板时,能够实现以往未曾有过的优良耐候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深入研究了高耐水解性的膜,明确了以下内容。

如现有技术那样,即使在树脂原料的阶段降低酸值,也会因膜制膜时的挤出机内正在进行的热过程而使聚酯发生分解,酸值会稍稍增加。该倾向在分子量大、具有高固有粘度的树脂原料中特别显著。熔融挤出时产生的酸值的上升虽然很小,但是由于聚酯主链的分解以酸为催化剂,因此通过该催化作用而进行自身增殖性分解。因此,结果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带来耐候性的降低。由此可知,树脂原料的熔融成形时产生的微小的酸值的上升对于长期的耐久性有很大影响。

因此,为了使挤出机内的树脂原料的酸值上升得到抑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了以下意想不到的结果,即,通过添加与以往应用的量相比极其微量的受阻酚化合物,从而使酸值的上升得到抑制,结果长期的耐久性得到显著提高。这里能够显示效果的受阻酚化合物的添加量即使并非在工程塑料等中使用的那么大量(数千ppm以上)而是数百ppm以下的少量,也能发挥很大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