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系统和接地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0252.1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2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俊树;山内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接地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检测电流路径中的接地的接地检测作用的电池系统和接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流路径和大地之间需要一直维持电气绝缘状态。如果该电气绝缘状态因产生某种异常而被破坏,则会出现在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朝着大地流动的被称为“接地”的现象。
以往,作为检测电流路径中的接地的接地检测技术,已知通过检测从接地位置经由大地流动的接地电流来检测有没有接地的技术。在这样的接地检测技术中,由于在不产生用于使接地电流流动的电动势的电位(接地检测电路的基准电位)下发生了接地时,不流动接地电流,所以存在不能检测有没有接地的不灵敏带的问题。
为了消除这样的接地检测的不灵敏带,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接地检测技术,预先准备多个接地检测电路的基准电位,动态地切换它们而进行接地检测。
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接地检测技术中,例如采用如下结构:用把非接地直流电源的负极侧作为基准电位的第一接地检测电路检测负极侧以外(非接地直流电源的正极侧或内部)的接地,而用把负极侧以外(非接地直流电源的正极侧或内部可取得的范围的任意的电位)作为基准电位的第二接地检测电路检测负极侧的接地。
如果使用根据专利文献1的接地检测技术,则不会产生与接地检测有关的不灵敏带,可以精度良好地检测有没有发生接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90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接地检测技术中,由于必须包括动态地切换多种接地检测用基准电位的控制电路,所以产生了导致因切换造成的检测的时间延迟、装置构成复杂化等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时地用简单的结构精度良好地检测有没有接地的电池系统和接地检测装置。
(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直流电源部,在一对非接地端子之间串联连接多个电池而成;接地电阻,分别出现在上述多个电池中的相互邻接的电池之间的电池间连接点和接地点之间;升压部,设置在上述一对非接地端子中的高电位一侧,输出把该高电位升压得到的升压电位;保护电阻和接地检测电阻,在上述升压部的输出侧和上述接地点之间串联设置;以及接地检测部,基于上述保护电阻和上述接地检测电阻之间的电阻间连接点的电位与预定的阈值电位的比较结果,检测上述直流电源部中有没有接地。
(发明的效果)
如果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则可以实时地用简单的结构精度良好地检测有没有接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适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电力系统的概要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层级结构的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3B是放大示出图3A所示的电池系统中的电池包周边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示出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相当的第一电池包和接地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示出第一电池包和接地检测装置中的接地检测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对比地示出发生了接地时的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和接地检测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7A是示出在发生接地且升压部的输出是升压电位(有升压)时在第一电池包(第一接地检测装置)内形成的闭环电路的说明图。
图7B是示出在发生接地且升压部的输出是高电位(无升压)时在第一电池包(第一接地检测装置)内形成的闭环电路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相当的第二电池包和接地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制品中双氰胺成分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洗洁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