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0353.9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笃史;鸭志田幸司;圷正志;高桥贤一;大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G01N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郭凤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检 自动化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具有:向处理单元运送用于保持检体的检体架的检体运送线;以及对不保持检体的检体架进行囤积的空闲检体架囤积部,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进行控制以便从所述空闲检体架囤积部向所述检体运送线或所述处理单元运出空闲的检体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处理单元是否需要供给空闲的检体架,从所述空闲架囤积部向所述处理单元运出空闲的检体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一个处理单元需要供给空闲的检体架的情况下,从所述空闲检体架囤积部运出空闲的检体架,对于需要供给空闲的检体架的处理单元,将从被运送的空闲的检体架中可取得的检体架的比例指示为检体架取得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需要供给空闲的检体架的处理单元的个数以及空闲的检体架从所述检体架囤积部到达的顺序指示所述检体架取得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N个需要供给空闲的检体架的处理单元,对于从所述空闲检体架囤积部第n(≤N)次运送了空闲的检体架的处理单元,所述检体架取得比例指示针对每N-n+1个空闲的检体架取得预定数量的检体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空闲的检体架到达任意一个处理单元时,将至此到达该处理单元的空闲的检体架的数量以及所取得的空闲的检体架数量与所述检体架取得比例进行比较,
当与检体架取得比例一致时,取得到达的空闲的检体架,
当与检体架取得比例不一致时,将到达的空闲的检体架运送到在该处理单元之后被运送空闲的检体架的其他处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任意一个处理单元不取得运送的空闲的检体架时,将该空闲的检体架收纳在空闲检体架囤积部中。
8.一种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其具有:向处理单元运送用于保持检体的检体运送线;和对不保持检体的检体架进行囤积的空闲检体架囤积部,所述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以便从所述空闲检体架囤积部向所述检体运送线或者所述处理单元运出空闲的检体架。
9.一种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处理单元,其被设置在检体架上,用于处理运送的检体;
空闲检体架囤积部,其对不保持检体的所述检体架进行囤积;
通信单元,其从所述处理单元收集关于是否需要空闲的检体架的信息;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得到的信息进行控制,以便从所述空闲检体架囤积部向所述处理单元供给空闲的检体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空闲检体架囤积部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运送空闲的检体架的连接运送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闲检体架囤积部具有运送空闲检体架的空闲检体架运送线以及将空闲的检体架保持在该空闲检体架运送线上的预定位置的至少一个架停止器,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信息进行控制以便打开或者关闭该架停止器。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检体有无传感器,其检测是否在检体架上设置了检体;以及
通知单元,其在所述检体有无传感器检测出运送了在所述空闲架囤积部或所述空闲架运送线上的检体架中设置了检体的检体架时,通知操作员。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任何一个处理单元都不需要供给空闲的检体架的情况下,停止驱动所述空闲架用运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3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