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接触板、气液接触层叠块体、气液接触层叠结构体以及气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0378.9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8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辻内达也;长安弘贡;田中裕士;平田琢也;藤川圭司;吉山隆士;里祐一郎;中川丰志;大石刚司;落合基道;盐屋圭;市川俊二;小岛明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明治橡胶化成 |
主分类号: | B01J19/32 | 分类号: | B01J19/32;B01D53/18;B01D53/38;B01D53/58;B01D53/62;B01D53/68;B01D53/7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层叠 块体 结构 以及 气体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液接触效率良好的气液接触板、气液接触层叠块体、气液接触层叠结构体以及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吸收有害或有益的气体的装置,已知有利用吸收液的气液接触装置。主要是在化学工厂等中,为了使排出的二氧化碳(CO2)等气体的吸收效率提高,例如使用圆筒状或矩形塔状的吸收塔,在塔的内部配置气液接触板,从而增加气体以及吸收液的接触面积。通常,已知气液接触性能依赖于液膜的总表面积。为了得到高气液接触性能,优选液体在气液接触板的表面上尽可能润湿展开。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大面积地润湿展开表示润湿性能良好。该气液接触板的材料主要使用金属材料。
气液接触板配置在吸收塔的容器内,通过喷嘴喷雾吸收液,但难以在容器内均等地喷雾吸收液,相对于在容器内配置的多片气液接触板的整个表面,难以使润湿性能均匀化。另外,如果气液接触板为金属制,则作为气液接触塔整体的重量增大,存在支撑气液接触塔的结构部件也大型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代替金属的气液接触板的材料,可以考虑例如树脂等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轻质,并且加工性好,具有耐化学品性,而且廉价,但作为工业用材料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基本上为疏水性,存在难以得到上述润湿性能的问题。
最近,还已知虽然为高分子材料但具有亲水性的所谓的亲水性聚合物。如果使用亲水性聚合物作为气液接触板的材料,则轻质,并且加工性好,而且容易得到上述润湿性能。但是,亲水性聚合物与疏水性的高分子材料相比,通常存在昂贵、膜等成形体的成形性差的问题。此外,已知亲水性聚合物与水接触时吸收水分从而强度降低的方面也是问题。
因此,提出了加工性优良、廉价、润湿性能在气液接触板的宽度方向上扩大的凹部的底部具有亲水性的气液接触板(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02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提案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凹部的底部内赋予亲水性费事,并且进行长期的运转时,亲水性处理物脱落,润湿性能降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构成简易、而且即使经过长期的运转润湿性能也良好的气液接触板、气液接触层叠块体、气液接触层叠结构体以及气体净化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发明为一种气液接触板,其是处理液从基板的上侧向下侧方向流动、与处理液接触的气体的一部分被该处理液吸收的树脂制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对基板的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的同时,具有使从上侧流下的处理液在气液接触板上分散的液体分散结构、和使处理液从气液接触板均匀地流下的液体送出结构。
第二发明为第一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气液接触板具有使从上侧流下的处理液与气液接触板接触的液体接受结构。
第三发明为第一或第二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送出结构为基板的下端部侧为具有预定间隔的节距的下凸状的锯齿状,下凸状的锯齿状部由左右对称的斜面部和斜面部的顶面平坦部构成。
第四发明为第一至第三中任一项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分散结构为具有预定间隔的多段孔群或突起群,孔群或突起群的排列为交错排列。
第五发明为第四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接受结构在上述孔群或突起群与基板的上缘部之间以预定间隔具有凸状的液体接受群。
第六发明为第五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接受群由多个圆筒或圆柱构成。
第七发明为第一至第六中任一项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的表面为亲水性的粗糙面结构。
第八发明为第一至第七中任一项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含有亲水性材料。
第九发明为一种气液接触层叠块体,其特征在于,是将第一至第八中任一项发明的气液接触板在与铅垂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重叠而成的层叠体。
第十发明为一种气液接触层叠结构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第九发明的气液接触层叠块体在铅垂轴方向上以90度的相位交替设置多段而成。
第十一发明为第十发明的气液接触层叠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气液接触层叠块体的气液接触板的层叠间隔、与下凸状的锯齿状部的山部之间的间隔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明治橡胶化成,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明治橡胶化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