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0405.2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志志目宏二;佐佐木润三;大森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3/02 | 分类号: | F02D13/02;F02D15/00;F02P5/1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火花 点火 引擎 | ||
1.一种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具有四个以上的气缸,至少包含汽油的燃料被注入该气缸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具有高于12的几何压缩比,
所述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包括:
排气歧管,连接到各气缸的排气口;
可变排气门正时机构,用于改变排气门的气门开启时点;
点火时刻控制器,用于控制设置在各气缸中的火花塞的点火时刻;和
有效压缩比调节器,用于调节有效压缩比;其中,
所述排气歧管具有:多个分支排气通道,连接到所述各气缸的所述排气口;多个第一收集器部分,分别集合排气顺序不相邻的所述气缸的分支排气通道;多个中间排气通道,分别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收集器部分的下游;和第二收集器部分,集合所述中间排气通道;
在所述引擎的高负载区域中的至少低速和中速区间内,有效压缩比通过所述有效压缩比调节器被调节成大于10的值;所述点火时刻通过所述点火时刻控制器从MBT被延迟规定量;所述可变排气门正时机构根据所述引擎转速改变所述排气门的所述气门开启时点,以便在所述进气门和所述排气门的所述气门开启时点和气门关闭时点被定义为气门升程0.3mm的情况下,保证所述进气门和所述排气门有规定的气门重叠期间,且便在多个引擎转速区间内,来自所述排气压力脉冲的负压力波在所述气缸的所述气门重叠期间内到达所述气缸的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排气通道的横截面积S1、所述中间排气通道的横截面积S2和位于所述第二收集器部分下游的排气通道的横截面积S3之间的关系被设定成:(S2/S1)<(S3/S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气歧管的下游设置有直径扩大空腔,所述直径扩大空腔在内部具有横截面扩大的空间,所述直径扩大空腔的位置被设定成:在引擎低速侧的规定的第一引擎转速区间内,所述排气门开启后立即产生的正压力波在所述直径扩大空腔中被转化成负压力波,并且所述负压力波在所述气门重叠期间内达到所述排气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气歧管的下游设置有多个直径扩大空腔,所述直径扩大空腔具有上游侧直径扩大空腔和位于所述上游侧直径扩大空腔下游的下游侧直径扩大空腔,
在所述第一引擎转速区间内,在所述下游侧直径扩大空腔中被转化的所述负压力波在所述气门重叠期间内到达所述排气口;在高出所述第一引擎转速区间规定量的第三引擎转速区间内,在所述上游侧直径扩大空腔中被转化的所述负压力波在所述气门重叠期间内到达所述排气口;在所述第一引擎转速区间和所述第三引擎转速区间之间的第二引擎转速区间以及高于所述第三引擎转速区间的第四引擎转速区间内,来自所述排气歧管的所述压力脉冲的所述负压力波在所述气门重叠期间内到达所述排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其特征在于,
从各气缸延伸到所述排气歧管的所述第二收集器部分的通道长度L1和从各气缸到所述上游侧直径扩大空腔的通道长度L2之间的关系被设定成:3*L1<L2<4*L1,
并且,所述通道长度L1和从各气缸到所述下游侧直径扩大空腔的通道长度L3之间的关系被设定成:5*L1<L3<7*L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压缩比调节器由改变所述进气门的所述气门关闭时点的可变进气门正时机构形成,所述可变进气门正时机构被设定成:在所述引擎的低负载区域中的低速和中速区间内,改变所述进气门的所述气门关闭时点,使得所述有效压缩比小于所述高负荷区域中的有效压缩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门的所述气门开启时点被设定成:当所述引擎转速为1500rpm时,来自所述排气压力脉冲的第五负压力波在所述气门重叠期间内到达所述排气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气缸火花点火引擎,其特征在于,
当在1500rpm到2000rpm的引擎转速区间内时,所述排气门的所述气门开启时点随着所述引擎转速增加而逐渐提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4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及其道岔
- 下一篇:一种转筒式喂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