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用膜和成型转印箔在审
申请号: | 201180040483.2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光隆;真锅功;高桥弘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B3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照明;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转印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成型用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建材、汽车部件、手机电话、电机产品等领域,无溶剂涂装、代替金属镀等的愿望提高,使用膜进行装饰的方法不断发展。
作为成型用双轴拉伸聚酯膜,已经提出了几种方案。已提出了规定了常温下的特定成型应力的成型用聚酯膜(专利文献1)。此外,还提出了规定了25℃、100℃下的成型应力、热收缩率、面取向度的成型用聚酯膜(专利文献2)。
此外,提出了使用低温下成型性优异的非晶性聚酯而成的成型用无拉伸聚酯膜(专利文献3)。此外,作为能够应对印刷加工、涂布加工的转印箔用膜,提出了在无拉伸聚酯膜的至少一面上贴合聚烯烃膜而成的膜(专利文献4)。此外,提出了作为使用环状烯烃系树脂的膜的离型膜(专利文献5)。进而作为化妆片用的环状烯烃系膜,提出了在环状烯烃中混合聚乙烯而成的膜(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7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95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469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88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5739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162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膜,由于是双轴拉伸聚酯膜,所以尽管耐热性优异,但低温下的成型性不充分。
专利文献3的膜,膜的耐溶剂性低,不能耐受印刷加工、涂布加工。
专利文献4的膜,由于作为聚烯烃使用聚丙烯,所以表面外观差,在要求表面无斑驳的用途中难以应用。
专利文献5和专利文献6的膜,不是充分考虑加工性和成型性的设计。此外,专利文献5和6的膜不是充分考虑表面外观的设计。
本发明的第1课题是,提供能够使加工时的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和成型性兼立的成型用膜。此外,本发明的第2课题是提供表面外观和膜的操作性优异的成型用膜。
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第1课题的本发明的第1成型用膜,相对于膜整体含有环状烯烃系树脂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75℃下的储能模量为1000MPa以上3000MPa以下,120℃下的储能模量为100MPa以下。
用于解决第2课题的本发明的第2成型用膜,相对于膜整体含有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环状烯烃系树脂,且至少一面的光泽度(60°)为100以上,撕裂传播阻力为10N/mm以上,120℃下的断裂伸长率为300%以上。
此外,本发明的成型转印箔,在第1或第2成型用膜的至少一面上,从成型用膜侧开始,依次层叠有透明层、装饰层和粘接层。
发明效果
第1成型用膜,在涂布、层合、印刷、蒸镀等加工时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第2成型用膜在将膜用于装饰时,表面外观和膜的操作性优异。第1和第2成型用膜,在真空成型、压空成型、压制成型之类的各种成型方法中,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型性,所以适合各种成型加工工序。第1和第2成型用膜能够作为装饰例如建材、汽车部件、手机电话、电机产品、游戏机部件等的成型部件的成型转印箔用膜很好地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和第2成型用膜]
[环状烯烃系树脂]
本发明的第1和第2成型用膜,在将膜的所有成分的合计作为100质量%时,含有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在是以环状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膜时,能够同时具有涂布、层合、印刷、蒸镀等加工时的尺寸稳定性、和拉深成型性。进而通过使用环状烯烃系树脂,成型部件的表面外观变得良好。
需说明的是,在第1和第2成型用膜是含多个层的层叠膜的情况,在将构成层叠膜的所有层的所有成分的合计设为100质量%时,在所有层中存在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的合计为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
第1和第2成型用膜,优选含有环状烯烃系树脂7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更优选含有环状烯烃系树脂8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含有环状烯烃系树脂9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
环状烯烃系树脂是指由环状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在聚合物的主链中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