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醇产物的提取蒸馏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0614.7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D·李;L·萨拉格尔;T·霍顿;V·J·约翰斯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人造丝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149 | 分类号: | C07C29/149;C07C29/84;C07C3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汪宇伟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物 提取 蒸馏 | ||
1.一种生产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反应器中将来自乙酸进料流的乙酸加氢形成包含乙醇、乙酸乙酯和乙酸的粗乙醇产物;
在第一塔中于一种或多种提取剂存在下将至少部分所述粗乙醇产物分离成包含乙酸乙酯的第一馏出物,与包含乙醇、乙酸和一种或多种提取剂的第一残余物;以及
从第一残余物回收乙醇。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提取剂选自水、二甲亚砜、甘油、二乙二醇、1-萘酚、对苯二酚、N,N’-二甲基甲酰胺、1,4-丁二醇、乙二醇-1,5-戊二醇、丙二醇-四甘醇-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四甘醇-1,4-丁二醇、乙醚、甲酸甲酯、环己烷、N,N’-二甲基-1,3-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六亚甲基二胺、1,3-二氨基戊烷、烷基化的噻吩、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氯代链烷烃、和它们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残余物包含小于1wt.%的乙酸乙酯。
4.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一个或多个蒸馏塔中将第一残余物进行分离以回收提取剂的步骤。
5.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塔中将第一残余物分离成包含乙醇的第二馏出物、与包含一种或多种提取剂和乙酸的第二残余物的步骤。
6.权利要求5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塔中将第二残余物分离成包含一种或多种提取剂的第三馏出物、与包含乙酸的第二残余物的步骤。
7.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塔中将第一残余物分离成包含乙醇和一种或多种提取剂的第二馏出物、与包含乙酸的第二残余物的步骤。
8.权利要求7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塔中将第二馏出物分离成包含乙醇的第三馏出物、与包含一种或多种提取剂的第三残余物的步骤。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一种或多种提取剂在粗乙醇产物给进到第一塔的部位的上方加入。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反应器中联产一种或多种提取剂。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乙酸由甲醇和一氧化碳形成,其中甲醇、一氧化碳和用于加氢步骤的氢气各自衍生自合成气,并且其中所述合成气衍生自选自天然气、油、石油、煤、生物质和它们的组合的碳源。
12.一种生产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包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粗乙醇产物;
在第一塔中于一种或多种提取剂存在下将至少部分所述粗乙醇产物分离成包含乙酸乙酯的第一馏出物,与包含乙醇、乙酸和一种或多种提取剂的第一残余物;以及
从第一残余物回收乙醇。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残余物包含小于1wt.%的乙酸乙酯。
14.一种生产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器中将来自乙酸进料流的乙酸加氢形成包含乙醇、乙酸乙酯、水和乙酸的粗乙醇产物;
将包含水的提取剂和至少部分所述粗乙醇产物给进到第一塔;
在第一塔中将至少部分所述粗乙醇产物分离成包含乙酸乙酯的第一馏出物,与包含乙醇、乙酸和水的第一残余物;以及
从第一残余物回收提取剂。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残余物包含小于1wt.%的乙酸乙酯。
16.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将所回收的提取剂返回到第一塔。
17.权利要求14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塔中将第一残余物分离成包含乙醇的第二馏出物、与包含水和乙酸的第二残余物的步骤。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塔中将第二残余物分离成包含水的第三馏出物、与包含乙酸的第二残余物的步骤。
19.权利要求14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塔中将第一残余物分离成包含乙醇和水的第二馏出物、与包含乙酸的第二残余物的步骤。
20.权利要求19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塔中将第二馏出物分离成包含乙醇的第三馏出物、与包含水的第二残余物的步骤。
21.一种生产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反应器中将来自乙酸进料流的乙酸加氢形成包含乙醇和乙酸乙酯的粗乙醇产物;
在第一塔中于一种或多种提取剂存在下将至少部分所述粗乙醇产物分离成包含乙酸乙酯的第一馏出物,与包含乙醇和一种或多种提取剂的第一残余物;以及
从第一残余物回收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人造丝公司,未经国际人造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6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筏板抗浮锚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包含空调的登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