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应用-传输网络中的交错层级优化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0637.8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夏阳松;苏珊·赫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中国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应用 传输 网络 中的 交错 层级 优化 方法 系统 | ||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要求2011年8月24日由李勇(Young Lee)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用于应用-传输网络中的交错层级优化的方法和系统(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ss-Stratum Optimization in Application-Transport Networks)”的第13/216,805号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所述申请案要求2010年8月26日由李勇(Young Lee)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用于交错层级优化的方法和系统(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ss-Stratum Optimization)”的第61/377,361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及2010年8月26日由李勇(Young Lee)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交错层级优化协议(Cross-Stratum Optimization Protocol)”的第61/377,352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这些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全文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关于由联邦资助的研发的声明
不适用。
参考缩微胶片附录
不适用。
技术领域
无
背景技术
运行现有网络的网络承运商,有时也称为电信运营商或通讯服务提供商,希望优化在物理网络上例如跨越网络层1到5传递业务时的网络利用率,所述业务例如为因特网协议(IP)业务。所述经优化的业务可包含用于三网合一服务(例如,视频、语音及/或数据)以及任何类型的大量数据的业务。在现有网络中,端到端服务通常由运营支撑系统(OSS)或特定提供商的网络管理服务应用建立。网络承运商已建议用于优化网络利用率和业务的两种不同情境:优化现有网络服务以及实现新的/新兴的网络应用服务。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包含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应用交错层级优化(CSO)网关(ACG),其经配置以与应用层处的多个服务器通信;以及网络CSO网关(NCG),其经由应用-网络接口(ANI)耦合到所述ACG且经配置以与位于所述应用层下方的多个网络层处的多个网络节点通信,其中所述ANI允许联合的应用-网络资源分配、供应和优化。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包含一种网络组件,所述网络组件包括:接收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来自应用平面的网络查询以及来自网络平面的网络响应;服务控制器,其经配置以通过处理所述网络查询来向所述网络平面发信号且处理所述网络响应来向所述应用平面发信号,而实现在所述应用平面和所述网络平面之间的CSO;以及发射器,其经配置以向所述网络平面发送所述经处理的网络查询且向所述应用平面发送所述网络响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包含一种网络设备实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服务平面中的服务控制器处接收来自应用控制器的资源预留请求,所述应用控制器耦合到应用平面以便为用户实现应用;为所述应用计算路径;在网络平面处使用网络维护的数据库为所述路径分配所述资源;以及经由所述服务控制器以及所述应用控制器将响应和所分配的资源转发到所述应用平面。
从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和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和详细描述进行的简要描述,其中相同参考数字表示相同部分。
图1是CSO架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CSO架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CSO架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CSO架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在NCG和路径计算元件之间的交互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CSO多域架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与多域路径计算元件的CSO多域交互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CSO架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应用控制器架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服务控制器架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资源预留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资源查询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网络感知的全局载荷平衡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网络事件升级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田N、P利用率的生态沟渠
- 下一篇:滤渣清污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