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温度指示器的壶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1283.9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6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P·马斯特罗雅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发展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6 | 分类号: | A47J27/06;A47J27/56;A47J41/00;A47J27/21;A47J27/57;A47J27/212;A47J31/44;A47G19/12;G01K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澳大利亚塔***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度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度指示器的壶,更特别地(但不排他地)涉及这样一种具有温度指示器的壶,该壶适合在制备用于消费的咖啡的处理中蒸煮牛奶。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蒸煮牛奶来制备用于消费的咖啡饮料,以便制造成卡布奇诺咖啡、拿铁咖啡等形式的咖啡饮料。已知,为了优化蒸煮牛奶的质量,牛奶被加热的温度很关键。因此,通常在蒸煮过程中将单独的普通探针式温度计插入牛奶内,以使得牛奶能够到达正确的温度。不过,这样使用探针类型温度计可能不方便,还可能引起交叉污染。
美国专利No.6324963和澳大利亚专利No.2009101190已经提出了具有温度指示器的牛奶起泡壶,不过,本申请人认识到这些在先提出的壶的效用有限,且寿命也可能有限。更特别地,参考澳大利亚专利No.2009101190,牛奶起泡壶具有温度指示器,该温度指示器只指示到达单个特定温度的壶内牛奶。此外,温度指示器以标签形式附连在壶上,它将随着时间而退化,并将很可能通过壶的重复使用和重复的洗碗机循环而与壶分离。
本申请人认识到现有牛奶起泡壶的明显限制,还认识到提供一种具有温度指示器的改进壶将很有利,该壶将适用于扩展的应用范围,并将具有提高的寿命。
本发明的实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温度指示器的壶,它克服或者至少减轻了与现有牛奶起泡壶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缺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指示器的多用途壶,其中,壶由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来形成,并包括附连于壶的一侧的液晶温度计,该温度计布置成从35℃至大于65℃指示在壶内的液体的温度,其中,液晶温度计呈粘附在壶的外侧上的标签的形式,并由覆盖该标签的树脂层来密封。
优选是,所述材料是不锈钢。
优选是,温度计布置成从35℃至85℃指示在壶内的液体的温度。
优选是,液晶温度计具有一系列分离的单元,所述单元以预定间隔指示特定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多用途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液晶温度计,加热/冷却壶中的水以便使得水达到大约35℃的温度以用于制造生面团;以及使用液晶温度计来蒸煮壶中的牛奶,以便使得牛奶达到大约65℃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非限制性实例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具有温度指示器的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壶的相对侧的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壶的温度指示器的详细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例、附连于壶的温度指示器的详细剖视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例、附连于壶的温度指示器的详细剖视图;
图6是根据还一实例、附连于壶的温度指示器的详细剖视图;以及
图7是图1和2中所示的壶的下部部分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的图1-7,图中显示了具有温度指示器12的壶10,该壶适合在制备用于消费的咖啡饮料时使得牛奶起泡。壶10由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来形成,并包括呈液晶温度计14形式的温度指示器12,该液晶温度计附连于壶10的外侧。温度计14布置成从35℃至大于65℃指示壶10内的液体温度。液晶温度计14呈附连于壶10外侧的标签的形式,并由覆盖标签的树脂层16来密封。
在附图所示的本发明实例中,壶10的材料是不锈钢,该不锈钢具有高导热系数,使得壶内的液体的温度很容易传递给液晶温度计14,以使得温度计14上显示的温度准确。在附图中表示的实例具有液晶温度计14,该液晶温度计布置成从35℃至85℃指示在壶10内液体温度。更具体地,液晶温度计14具有一系列分开的单元18,以便以预定间隔指示具体温度。所示的布置具有足够的单元18,从而以5℃间隔来指示从下限35℃至上限85℃的温度,各单元与具体温度相关联。不过,由于单元18的操作特性,在各间隔内的温度能够通过相邻单元18的外观变化,特别是颜色变化来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发展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发展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1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