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再生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1548.5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C-J·卡尔松;K·泰尔博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F02D4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蔡洪贵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柴油机 颗粒 过滤器 再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属于燃烧过程的颗粒过滤器(202)的再生的方法,所述过滤器设置成用于处理由燃烧式发动机(101)中的燃烧产生的废气,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再生过程中,根据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控制所述发动机(101),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发动机(101)以产生高的废气温度的方式被控制,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颗粒过滤器(202)的温度,以及
-当确定出的所述温度低于第一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模式控制所述发动机(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发动机(101)以比在所述第一模式中释放明显更大量的氧化氮的方式被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01)根据所述第一模式控制,直到确定出的所述温度达到高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随之对所述发动机(1)的控制变化到所述第二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值是超过250℃的合适温度。
5.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值是低于500℃的合适温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出的所述温度已经达到所述第二值且对所述发动机(101)的控制已经变化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二模式控制所述发动机(101),直到确定出的所述温度下降到所述第一值,随之对所述发动机(101)的控制回到所述第一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值基于当前发动机负载改变。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出的所述温度已经达到所述第二值且对所述发动机(101)的控制已经变化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二模式控制所述发动机(1)持续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对所述发动机(101)的控制回到所述第一模式。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变化再次发生,直到所述颗粒过滤器(202)已经被再生到期望水平或再生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而被中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经过颗粒过滤器(202)的压力差已经降到期望水平时,所述颗粒过滤器(202)已经被再生到期望水平。
11.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发动机(101)以达到基本被最大化的废气温度的方式被控制。
12.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发动机(101)的效率降到使较大比例的能量变化为热量的低的水平。
13.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第一模式中,作用在燃烧式发动机(101)上的负载通过增大以下量而增大:
-泵气功Mgas,和/或
-由车辆配备的辅助设备产生的制动扭矩Magg。
14.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比在所述第一模式中产生至少高出50%的氧化氮的含量。
15.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温度借助于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202)中或附近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210-212)确定。
16.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温度借助于位于废气流中的温度传感器(210-212)并结合所述废气处理的模型确定。
17.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中,燃料至少部分在所述发动机中的活塞已经经过上死点之后喷射。
18.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中,与根据所述第二模式的燃料喷射情况相比,燃料在所述燃烧过程中以较晚的时刻和/或喷射角度喷射。
19.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方法是用于所述颗粒过滤器(202)的基于NO2的再生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15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