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钎焊用镍基耐盐酸腐蚀合金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2960.9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乙部胜则;西村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C22C19/05;C22C30/00;C22C30/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钎焊 用镍基耐 盐酸 腐蚀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通用的热交换器或EGR(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冷却器、废热回收装置等各种热交换器中使用的各种不锈钢等的部件接合的钎料,特别是涉及在要求耐盐酸腐蚀性的部件的接合中使用的钎焊用耐盐酸腐蚀合金。
背景技术
以往,在各种不锈钢部件的接合中最常使用的钎料有JIS Z3265:1998“ニッケルろぅ”中记载的BNi-2、BNi-5、BNi-7,但BNi-2的润湿、流动及铺展等钎焊性差。此外,由于含有B,所以若进行钎焊则B进入不锈钢基材的晶界内,导致基材的强度或耐腐蚀性降低。BNi-5由于除了钎焊性差外,与其它Ni钎料相比熔点也较高,所以有可能因热影响而给不锈钢基材造成变形或劣化等影响。BNi-7由于材料强度低,所以存在进行钎焊时的接合强度低的问题。
此外,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Ni-Cr-Si-P系钎料、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Ni-Cr-B-Si-P系钎料、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Ni-Cr-Cu-Si-P系钎料虽然具有适度的熔点和接合强度,钎焊性优异,但对盐酸的耐腐蚀性低,不适合应用于要求耐盐酸腐蚀性的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40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758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02198号公报
目前,对于用于产业用的各种Ni钎料要求耐热·耐氧化性、耐腐蚀性、适度的熔点、钎焊性、接合强度等,由于不存在兼具全部特性的钎料,所以根据使用环境分开使用Ni钎料。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Ni钎料作为具备接合强度和耐热性及耐腐蚀性的钎料,目前广泛用于各种热交换器中。并且,该热交换器之一可列举出废气再循环系统用的EGR冷却器,从近年的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EGR冷却器的适用应范围在扩大。
由于对该EGR冷却器要求接合强度和耐氧化性和耐硫化腐蚀性,所以目前使用BNi-2、BNi-5或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Ni-Cr-Si-P系钎料、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Ni-Cr-B-Si-P系钎料、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Ni-Cr-Cu-Si-P系钎料等。然而,由于其使用环境近年来更加严酷,特别是在使用杂质多的燃料的情况下,除了耐氧化性、耐硫化腐蚀性以外还产生盐酸腐蚀,所以耐盐酸腐蚀性优异的Ni钎料的开发成为课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中,在研究用于进行耐盐酸腐蚀性优异的Ni钎料的开发的合金组成时,设定下述的目标值,以满足其全部作为条件。
(目标值)
(1)液相线温度〔熔点〕为1130℃以下
(2)抗弯强度〔材料强度〕为500N/mm2以上
(3)钎焊性〔相对于SUS304的润湿铺展试验〕中,钎焊后的润湿铺展面积为110mm2以上
(4)耐盐酸腐蚀性〔相对于10%盐酸的腐蚀减量〕为3.0mg/m2·s以下。
满足上述的目标值(1)~(4)全部的本发明的钎焊用耐盐酸腐蚀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质量%计包含6.0~18.0%的Mo、10.0~25.0%的Cr、0.5~5.0%的Si、4.5~8.0%的P,余量由40.0~73.0%的N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Si和P的总量为6.5~10.5%。
这里,不可避免的杂质是指并非有意添加,但在各原料的制造工序等中不可避免地混入的杂质,作为这样的杂质,可列举出Mg、S、O、N、V、Zr、Sn等,它们的总量通常为0.3质量%以下,并非对本发明的作用造成影响的程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的特征的钎焊用耐盐酸腐蚀合金中,含有12.0质量%以下的Cu。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具有上述的特征的钎焊用耐盐酸腐蚀合金中,作为不给特性带来影响的添加元素,含有20.0质量%以下的Co、15.0质量%以下的Fe、8.0质量%以下的W、5.0质量%以下的Mn、总量为0.5质量%以下的C、B、Al、Ti、Nb,上述物质的总量为20.0质量%以下。
接着,对限定本发明所述的耐盐酸腐蚀合金的各成分范围的理由进行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2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化器防汽蚀装置
- 下一篇:分离塔的出料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