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色硬质装饰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3518.8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崎康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6/00 | 分类号: | C23C26/00;C23C14/06;C23C1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西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色 硬质 装饰 构件 | ||
1.一种白色硬质装饰构件,其由基材,
所述基材上层积的由金属M1和金属M2、以及有选择性地组合的金属M3组成的合 金的低级氧化物层所构成的紧贴层,
所述紧贴层上层积的由金属M4和金属M5、以及有选择性地组合的金属M6组成的 合金与选自氮、碳、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化合物所构成的梯度紧 贴层,
所述梯度紧贴层上层积的由金属M7和金属M8、以及有选择性地组合的金属M9组 成的合金与选自氮、碳、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化合物所构成的耐 磨耗层,以及
所述耐磨耗层上层积的由金属M10和金属M11、以及有选择性地组合的金属M12组 成的合金与选自氮、碳、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化合物所构成的着 色梯度层所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M1、M4、M7和M10分别选自Mo、W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金属M2、 M5、M8和M11分别选自Nb、Ta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金属M3、M6、M9和M12选 自Cr、Ti、Hf、Z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构成所述梯度紧贴层的反应化合物中的非金属元素含量随着远离基板,在厚度方向 上呈梯度增加,构成所述着色梯度层的反应化合物中的非金属元素含量随着远离基板, 在厚度方向上呈梯度下降。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M3、M6、M9 和M12为Cr。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中,所述金属 M1、M4、M7或M10和所述金属M2、M5、M8或M11的合金组成比例为整个合金中的 70w%以上。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装饰构件的外观颜色为白 色或不锈钢颜色。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耗层的厚度为 0.5~4μm。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贴层和所述梯度紧 贴层含有微量的氧。
7.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其外饰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由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记 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所构成。
8.一种白色硬质装饰构件的制造方法,是在基材上层积由金属M1和金属M2、以 及有选择性地组合的金属M3组成的合金的低级氧化物层所构成的紧贴层;
在所述紧贴层上层积由金属M4和金属M5、以及有选择性地组合的金属M6组成的 合金与选自氮、碳、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化合物所构成的梯度紧 贴层,使构成所述梯度紧贴层的反应混合物中的非金属元素含量随着远离基板,在厚度 方向上呈梯度增加;
在所述梯度紧贴层上层积由金属M7和金属M8、以及有选择性地组合的金属M9组 成的合金与选自氮、碳、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化合物所构成的耐 磨耗层;
接着,在所述耐磨耗层上层积由金属M10和金属M11、以及金属M12组成的合金与 选自氮、碳、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化合物所构成的着色梯度层, 使构成所述着色梯度层的反应化合物中的非金属元素含量随着远离基板,在厚度方向上 呈梯度下降;
所述金属M1、M4、M7和M10分别选自Mo、W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金属M2、M5、M8和M11分别选自Nb、Ta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金属M3、M6、M9和M12分别选自Cr、Ti、Hf、Z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中, 所述金属M1、M4、M7或M10和所述金属M2、M5、M8或M11的合金组成比例为整个 合金中的70w%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白色硬质装饰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层积厚度为 0.5~4μm的所述耐磨耗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35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