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多层价签的机器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3600.0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J·巴尔塔;S·拉采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丹尼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D1/02 | 分类号: | B31D1/02;G09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陆惠中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多层 价签 机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发明领域
用于生产多层价签(price tag)的机器。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以连续和有效的方式、利用热转印打印机和自动标签施用装置的组合生产多层价签的机器。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机器能够生产多层价签卷(卷筒,roll)。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机器能够生产多个单独的多层价签。
发明背景
零售行业普遍使用价签,以提供涉及价签所附着的商品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包括商品的价格和通用产品代码、商品的生产商、商品注意说明和商品折扣或注册信息。
通常,根据商品的销售地,商品的定价不同。例如,北欧商店的价格通常高于南欧商店的价格,尽管事实上欧洲的所有国家均采用欧元。
为了解决该问题,商店已经采用双价签,其具有分离两个价签的穿孔,各单独的价签具有不同的价格。然而,该方法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分离双价签的工人在他或她沿着穿孔分离价签时必须额外小心以不损坏价签。尽管双价签中的穿孔有助于工人进行相对干净的撕开,但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双价签会在穿孔外撕裂,因而迫使工人附着新的双价签于商品并且再次试图沿着穿孔干净地撕开新的双价签。第二,沿着穿孔撕离双价签并不一定产生最整洁的外观。即使工人格外小心沿着穿孔以干净地撕开双价签,穿孔的边缘仍看起来是粗糙的,因而不雅观。
在欧洲发现的关于多重定价系统与上述类似的另一问题涉及季节性商品和潮流商品。通常,这类商品具有非常有限的适于销售的“上架期”。一旦季节改变,或时尚界向另一潮流转移,商品必须降价到较低的价位,以便从打折区清理商品,为新时尚潮流和/或新季节商品腾出空间。
零售商店通常利用“定价枪”标注商品的价格。然而,该方法也引起若干问题。第一,存在这样的风险:即消费者会剥掉标注价格,而将该标注价格放置于价格较高的商品上。第二,零售商店必须特别为操作定价枪而在商店中随时保存额外的物资。这种物资可以包括额外的定价枪部件——以修理破损的定价枪、价签卷——以便定价枪在其上标注较低的价格、和墨盒——以允许定价枪标注价签。这些额外的物资可使零售商店杂乱,或者可能丢失,从而使定价枪失去作用。第三,吊牌枪(tagging gun)的使用导致商品外观不雅。由吊牌枪产生的价签几乎不仿似由商品生产商提供的价签的外观。因此,一旦由吊牌枪产生的价签被施用于由商品生产商提供的价签,则生产商的价签的样子可变得凌乱。
因此,所需要的是改进的价签和生产改进的价签的方法。
发明简述
通过提供多层价签和用于生产多层价签的机器,本发明克服上述列举的问题。
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意为是详尽的或使本发明限制为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所公开的确切形式。相反,实施方式被选择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和理解本发明的原则和实施。
本发明涉及生产多层价签的机器。该机器具有近端和远端。该机器还具有底座。机架朝向机器的远端连接于底座。第二机架朝向机器的近端连接于底座。退卷机朝向机器的远端安装于机架。至少两个打印机被安装到机架,和至少一个自动标签施用装置被安装到至少两个打印机之间。收卷机被安装到第二机架。至少两个打印机优选为热转印打印头。自动标签施用装置优选利用低粘性或非粘性粘合剂。在机器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收卷机被安装于第二机架的自动标签施用装置取代。
本发明还涉及生产多层价签卷的方法。该方法起始于提供机器的步骤,该机器具有底座、机架、第二机架、退卷机、至少两个打印机、至少一个自动标签施用装置和收卷机。然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多个基层标签于基底标签卷上和安装基底标签卷到退卷机。然后,从退卷机退卷基底标签卷,以产生基底标签卷材。接下来,至少两个打印机中的一个将第一信息层打印到基底标签卷材上,以产生打印的单层价签卷材。然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至少一个自动标签施用装置将第二标签层应用到打印的单层价签卷材,以产生未打印的双层价签卷材。接下来,至少两个打印机中的另一个将第二信息层打印到未打印的双层价签卷材上,以产生完成的多层价签卷材。最后,该方法结束于如下步骤:将完成的多层价签卷材重新卷到收卷机上,以产生多层价签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丹尼森公司,未经艾利丹尼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3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