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的预掺杂方法、电极的制造方法和利用这些方法的蓄电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180044210.5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佐竹久史;藤井祐则;木下肇;矢田静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RI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方法 电极 制造 利用 这些 器件 | ||
1.一种锂的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溶剂的存在下,将能够掺杂锂的材料与锂金属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的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锂的预掺杂方法中,混合为混炼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的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锂的预掺杂方法中,溶剂中不含电解质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的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锂的预掺杂方法中,溶剂不与锂金属和掺杂有锂的材料反应,且沸点为15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的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锂的预掺杂方法中,溶剂为选自环状碳酸酯类、内酯类和环丁砜类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6.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的预掺杂方法,并且,
在水分为30ppm以下的气氛制造。
7.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的预掺杂方法,并且,
在能够掺杂锂的材料中,相对于该材料重量含有10%以上的溶剂,且,在水分为100ppm以下的气氛制造。
8.一种预掺杂型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预掺杂和浆料调制工序,在溶剂的存在下将能够掺杂锂的材料与锂金属混炼混合,调制能够涂敷的浆料;
[2]涂敷工序,向集电体上涂敷所述浆料;和
[3]干燥工序,使涂敷至所述集电体上的浆料干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掺杂型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掺杂和浆料调制工序包括:
[1-1]预掺杂工序,在溶剂的存在下将能够掺杂锂的材料与锂金属混炼混合,将锂掺杂在能够掺杂锂的材料中;和
[1-2]浆料调制工序,在所述工序[1-1]的混合物中添加粘合剂,添加溶剂或使溶剂蒸发,调制能够涂敷的浆料。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预掺杂型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掺杂型电极的制造方法中,溶剂中不含电解质盐。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掺杂型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水分为30ppm以下的气氛进行所述干燥工序。
12.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掺杂型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干燥工序中,在水分为100ppm以下的气氛进行干燥,使得溶剂相对于能够掺杂锂的材料为30%以下10%以上。
13.一种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
其所使用的电极含有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掺杂方法掺杂锂而得到的材料。
14.一种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
其使用了利用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RI,未经株式会社KR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42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柜内胆与围框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