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4341.3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苏珊·霍伊恩;奥雷莉·吕德曼;雷米·马努克·安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1/02 | 分类号: | C08G61/02;C09K11/06;H01L51/00;H01L51/5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郭国清;穆德骏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至少一种包括至少一种磷光发光体单元的结构单元的电致发光聚合物,涉及用于制备这些聚合物的方法,涉及包含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也称为掺合物)、溶液和制剂,涉及这些聚合物在电子器件中特别是在所谓OLED(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用途,并且涉及含有这些聚合物的电子器件。特别是用于OLED中时,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显示出改进的效率和较长的寿命。
背景技术
用于光电应用的聚合物优选为共轭或部分共轭的主链聚合物,其中聚合物骨架本身在光电性质方面起重要作用,侧链聚合物,其功能是通过化学键合至骨架的传输单元而实现的,或中性聚合物,其仅仅影响成膜性质(已知有机光感受器,其中通常将空穴传输材料混合至聚碳酸酯中)。
共轭聚合物作为高度有前景的OLED材料,已经被集中研究了很长时间。含有聚合物作为有机材料的OLED通常也被称为PLED(PLED=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它们制备简单,保证了相应电致发光器件的廉价制造。
因为PLED通常仅由发光层组成,因此要求在本身中能够尽可能合并OLED的所有功能(电荷注入,电荷传输,复合)的聚合物。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在聚合期间使用具有相应功能的不同单体。因此,为了产生所有三个发光颜色,通常需要将特定共聚单体共聚至相应聚合物中(参见例如WO00/046321A1、WO03/020790A2和WO02/077060A1)。因此,可以例如从发蓝光的基体聚合物(“骨架”)开始,以生成另两种基本色红色和绿色。
作为用于全色显示器元件的聚合物,已经提出或开发了多类材料,例如聚对苯撑(PPP)。因此,例如,开始考虑聚芴、聚螺二芴、聚菲、聚二氢菲和聚茚并芴衍生物。还已经提出了含有所述结构元素的组合的聚合物。
OLED的最重要的条件为效率、颜色和寿命。因为这些性质关键取决于使用的一种或多种发光体,仍然需要相比于现有技术已知材料的发光体的改进。
为了提供具有长寿命和充足效率的体系,迄今已使用了主要共轭的聚合物。然而,迄今使用和公开的共轭聚合物具有如下缺点,即,可实现的效率具有特定的上限,因为共轭聚合物通常为发光效率受限的单重态发光体。
磷光发光体通常比单重态发光体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将磷光发光体并入至聚合物骨架中迄今仅可用于在深红色区域中的磷光发光体,因为共轭骨架和/或另外的传输单元猝灭了具有相对高能量(相对短的波长)的任何磷光发光体的发光。除了在深红色区域发光的磷光发光体聚合物外,迄今不能提供任何具有非常长寿命和高荧光效率的聚合物。
为了避免上述“猝灭”问题,尽管可以避免聚合物骨架中的共轭,然而这种聚合物的寿命与在蓝色或绿色区域中发光的共轭聚合物的寿命是不可比的。因此,例如,聚-N-乙烯基咔唑是用于在所述绿色区域中的磷光发光体的已知体系,但是如同在侧链中含有磷光发光体的目前已知的所有聚合物,由此制得的光电器件具有极短的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待解决技术问题为在一个体系中互相组合共轭聚合物和磷光发光体的优点。换言之,所述目的为提供如下的共轭聚合物,该共轭聚合物在没有因为存在“猝灭”而降低光输出的情况下,具有磷光发光体的高发光效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如下的电致发光聚合物,该电致发光聚合物具有改进的效率和相对长的寿命,并且特别是还促进聚合物中的蓝色和绿色发光颜色。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含有至少一种下式(I)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已经实现了这个目的:
其中使用的符号和标记具有如下的含义:
WE代表在所述聚合物中的重复单元,
Y代表共价单键或共轭间断单元;
T为磷光发光体单元;
n为1、2、3或4,优选1或2,并且特别优选1;
并且虚线代表在所述聚合物中的连接。
在此处,所述重复单元WE优选选自如下的式(WEa)至(WEn)的重复单元
其中X在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相同或不同地为C(R1)2、NR1、O或S,并且
一个或多个在所述重复单元(WEa)至(WEn)的苯基环上的H原子可以各自被基团R1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克专利有限公司,未经默克专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43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