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4787.6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R.黄;A.范齐尔;J.P.伦斯;T.L.霍克斯;H-P.布拉克;J.H.坎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2 | 分类号: | C08F283/02;C08G64/04;C08G6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接枝 共聚物 | ||
1.接枝共聚物,其包含:
聚碳酸酯聚合物主链,其包含源自二烯丙基双酚A(DABPA)的重复单元;和
接枝于聚碳酸酯共聚物主链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侧链。
2.权利要求1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的水接触角小于约45°,通过ASTM D7334测量。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侧链占所述接枝共聚物的2至约60wt%。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侧链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0,000至约60,00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侧链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0,000至约40,000。
6.接枝共聚物,其包含:
聚碳酸酯聚合物主链,其包含源自二烯丙基双酚A(DABPA)的重复单元;和
接枝于聚碳酸酯共聚物主链的侧链,其中所述侧链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的透明度(%T)为至少89和雾度为小于5,根据ASTM D1003在厚度为0.25mm的样品上测得。
7.权利要求6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的雾度为1或更小,根据ASTM D1003在厚度为0.25mm的样品上测得。
8.权利要求6–7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源自DABPA的重复单元占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主链的约5至约10摩尔%。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主链还包含源自双酚A(BPA)的重复单元。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聚合物主链还包含源自1,1-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DMBPC)的重复单元。
11.权利要求6–10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侧链的重均分子量(Mw)为约50,000至约60,000,并且所述侧链占所述接枝共聚物的至少35wt%。
12.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
13.组合物,其包含1,1-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DMBPC)的均聚物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
14.包含权利要求1–13任一项的接枝共聚物的模塑制品。
15.制备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主链的聚碳酸酯共聚物,该主链包含源自二烯丙基双酚A(DABPA)的重复单元;
使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与第一量的单体接触第一时间段;和
使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与第二量的单体接触第二时间段以形成所述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
16.制备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包括:
提供包含聚碳酸酯共聚物和溶剂的初始溶液;
将所述初始溶液加热至初始温度以溶解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任选地其中所述初始温度为约40°C至约80°C;
添加第一量的引发剂到初始溶液中;
添加第一量的单体到所述初始溶液中以形成中间混合物,和使所述中间混合物反应第一时间段,任选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约5小时至约48小时;
添加第二量的引发剂到所述中间混合物中;和
添加第二量的单体到所述中间混合物中,和使所述中间混合物反应第二时间段以形成所述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任选地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为约5小时至约24小时。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是2,2’-偶氮二异丁腈。
18.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是自由基引发剂。
19.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单体是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
20.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添加第一量的引发剂和添加第一量的单体之间经过约1至约2小时的第三时间段。
21.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的重量与所述溶剂的体积的比率(克/mL)为约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47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用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