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绿光激光二极管及其波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5031.3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R·巴特;D·兹佐夫;C-E·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343 | 分类号: | H01S5/343;H01S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ii 氮化物 激光二极管 及其 波导 结构 | ||
1.一种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它包含由n-掺杂的(Al,In)GaN形成的n-侧包覆层、由n-掺杂的(Al)InGaN形成的n-侧波导层、有源区、由p-掺杂的(Al)InGaN形成的p-侧波导层、以及由p-掺杂的(Al,In)GaN形成的p-侧包覆层,其中:
所述有源区介于n-侧包覆层与p-侧包覆层之间,并基本上平行于所述n-侧包覆层和p-侧包覆层延伸;
所述有源区包含一个或多个InGaN量子阱,所述InGaN量子阱产生电泵送受激发射的光子,在510-580nm的激光波长处产生光增益;
所述n-侧波导层介于有源区与n-侧包覆层之间;
所述n-侧波导层的n-侧波导层厚度为1-300nm;
所述p-侧波导层介于有源区与p-侧包覆层之间;
所述p-侧波导层的p-侧波导层受体浓度小于3×1017cm-3,并且所述p-侧波导层的厚度小于100nm;
所述p-侧波导层的厚度小于n-侧波导层的厚度;
所述p-侧包覆层包含第一厚度部分和第二厚度部分,所述第一厚度部分介于第二厚度部分与p-侧波导层之间;
所述p-侧包覆层的第一厚度部分的第一部分厚度为20-200nm,并且第一部分受体浓度小于3×1017cm-3;以及
所述p-侧包覆层的第二厚度部分的第二部分受体浓度大于3×1017cm-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侧波导层的厚度为1-5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侧波导层的厚度为125-3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侧波导层的厚度以及n-侧波导层的厚度将总波导厚度限定为150-2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侧波导层的厚度为1-50nm,并且p-侧波导层的厚度与n-侧波导层的厚度将总波导厚度限定为150-20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p-侧波导层和/或n-侧波导层是分别具有梯度铟浓度的组成梯度的(Al)InGaN层;
梯度铟组成分别在各波导层中限定了靠近有源区的铟富集区;
铟富集区的厚度分别是各波导层厚度的0.1-75%;
铟富集区的平均铟浓度为5-50%;
各波导层在铟富集区之外的余下部分的平均铟浓度为0-10%;
铟富集区的平均铟浓度高于各波导层余下部分的平均铟浓度;以及
使得铟富集区和各波导层余下部分的铟浓度之差至少为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具有n-型导电性的基材上形成所述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使n-侧包覆层介于基材和n-侧波导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下组:GaN、A1N、InN、GalnN以及AlInGa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InGaN量子阱介于两个AlInGaN量子阱障碍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侧波导层的受体浓度为1×1016cm-3至1×1017cm-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第III族氮化物的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侧波导层和n-侧波导层都是InxGa1-xN层,其中x为0.04-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50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