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纤维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6529.1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谷川元洋;鱼住忠司;中村大五郎;八田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70/16 | 分类号: | B29C70/16;B29K105/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卷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纤维卷绕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将浸渍了树脂的纤维束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去的单纤维卷绕装置为我们所知。单纤维卷绕装置具备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多个纤维束引导器的螺旋头(helical head),使将多根纤维束同时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变成可能(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支承纤维束引导器的引导器支承装置由于具备使纤维束引导器移动和旋转的结构,因此复杂,将大量的纤维束引导器全部设置成放射状困难。因此,为了设置大量的纤维束引导器提出了在套筒的输送方向上配置有多列该纤维束引导器的单纤维卷绕装置的方案。
但是,在沿套筒的输送方向配置有多列纤维束引导器的单纤维卷绕装置中,存在当纤维束的卷绕角变化了时不能够将该纤维束等间隔地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64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以提供在沿套筒的输送方向配置了多列纤维束引导器的单纤维卷绕装置中,即使在纤维束的卷绕角度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纤维束等间隔地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技术为目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接着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即,第1方案的单纤维卷绕装置具备在被输送的套筒的周围呈放射状地设置有纤维束引导器的第一螺旋头,以及与上述第一螺旋头相邻设置、在被输送的上述套筒的周围呈放射状地设置有纤维束引导器的第二螺旋头,其中设置有相位调节机构,该相位调节机构根据向上述套筒的纤维束的卷绕角度,调节上述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与上述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之间的相位差。
第2方案在第1方案的单纤维卷绕装置中,上述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与上述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之间的相位差,以当上述纤维束的卷绕角度为规定的值时被卷绕到上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上述纤维束成为等间隔的情况为基准;上述相位调节机构当上述纤维束的卷绕角度比规定的值大时通过驱动上述第一螺旋头或上述第二螺旋头,使上述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与上述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之间的相位差增大,从而等间隔地卷绕上述纤维束。
第3方案在第1方案的单纤维卷绕装置中,上述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与上述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之间的相位差,以当上述纤维束的卷绕角度为规定的值时被卷绕到上述套筒的外周面上的上述纤维束成为等间隔的情况为基准;上述相位调节机构当上述纤维束的卷绕角度比规定的值小时通过驱动上述第一螺旋头或上述第二螺旋头使上述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与上述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之间的相位差变小,从而等间隔地卷绕上述纤维束。
发明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起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根据第1方案,能够将由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引导的纤维束引导到由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引导的纤维束与纤维束之间任意的位置上。由此,能够自由地改变纤维束的卷绕形态。并且,将纤维束等间隔地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成为可能。
根据第2方案,在纤维束的卷绕角度比规定的值大的情况下,能够将由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引导的纤维束引导到由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引导的纤维束与纤维束的中间位置。由此,将纤维束等间隔地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成为可能。
根据第3方案,在纤维束的卷绕角度比规定的值小的情况下,能够将由第二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引导的纤维束引导到由第一螺旋头的纤维束引导器引导的纤维束与纤维束的中间位置。由此,将纤维束等间隔地卷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单纤维卷绕装置100的图;
图2为表示构成螺旋卷绕装置40的第一螺旋头43和第二螺旋头44的图;
图3为表示构成第一螺旋头43和第二螺旋头44的引导器支承装置45的图;
图4为表示套筒1的输送速度和圆周速度为规定值时纤维束F的卷绕角度θ的图;
图5为表示套筒1的输送速度和圆周速度为规定值时的第一螺旋头43和第二螺旋头44的图;
图6为表示套筒1的输送速度从规定的值变化了时纤维束F的卷绕角度θ的图;
图7为表示套筒1的圆周速度从规定的值变化了时纤维束F的卷绕角度θ的图;
图8为增大第一螺旋头43的纤维束引导器80与第二螺旋头44的纤维束引导器80之间的相位差PA来等间隔地卷绕纤维束F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6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外墙乳胶漆
- 下一篇:应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的钻井绞车排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