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6632.6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星野克弥;大塚真司;矢野孝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9/10 | 分类号: | C25D9/10;B32B9/00;C23C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冲压成形性的冷轧钢板。
背景技术
以汽车车体用途为中心在广泛领域中广泛利用冷轧钢板。在这样的用途中,实施冲压成形以供使用。特别地,从近年的CO2排出限制强化的观点出发,出于车体轻量化的目的有高强度钢板的使用比率增加的趋势。但是,冷轧钢板中尤其是母材的强度大于440Mpa的钢板有以下课题:伴随母材的强度上升,冲压成形时面压上升,另外冷轧钢板的硬度接近模具的硬度,所以冷轧钢板容易被模具卡住而易产生被称为咬模的伤。即,连续冲压成形时,模具的磨损激增,损伤成形品的外观等,对汽车的生产率带来深刻的不良影响。
作为抑制冷轧钢板发生咬模的方法,广泛应用对模具的表面处理。但是,在该方法中,实施表面处理后,不能进行模具的调整。另外,该方法的成本高成为问题。因此,强烈需要使冷轧钢板自身不易发生咬模(使耐咬模性提高)。
也大量报告了在冷轧钢板的表面形成润滑被膜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钢板上形成含有碱金属硼酸盐和作为润滑剂的硬脂酸锌与蜡的混合物的润滑被膜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钢板上形成以下物质的技术,所述物质是以硅酸锂为被膜成分,在其中加入蜡和金属皂作为润滑剂。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将具有硅烷醇基或羟基的聚氨酯树脂以1~15μm的厚度形成的、高面压加工而成的连续性形成优异的润滑处理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5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076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341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3中,通过含有的润滑剂等表现润滑性,但是尤其无法像高强度冷轧钢板这样在面压高的部位满足要求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以下优异的冲压成形性的冷轧钢板,即冲压成形时面压上升的高强度钢板等难成形材料,很难发生咬模,能精巧地冲压成形。
润滑被膜的润滑性大部分取决于被膜中的润滑剂的润滑性能,需要开发新型润滑剂。因此,本发明人等反复认真研究,作为润滑的机理,考察了利用结晶性层状物的层间滑动所致的变形的技术。期待如果层间滑动以低应力发生,则在高的推压力(面压)下也发生滑动时的阻力少,表现优异的润滑性。在发现具体的结晶性层状物时,选取了层间以分子间力、氢键、静电能等弱键合力键合的物质。接着发现,将含有这些选取的结晶性层状物的无机被膜以规定量涂布于冷轧钢板的表面,从而滑动性飞跃提高(滑动阻力变小)。进一步发现,作为结晶性层状物,优选2价和3价的金属氢氧化物与阴离子以静电能键合而成的层状双氢氧化物。
本发明是以以上知识为基础而完成的,其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1]一种冷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具有含有结晶性层状物的无机被膜,该无机被膜的平均膜厚为10nm~2000nm。
[2]在所述[1]中,所述结晶性层状物是[M2+1-XM3+X(OH)2][An-]x/n·zH2O表示的层状双氢氧化物,
所述M2+是Mg2+、Ca2+、Fe2+、Ni2+、Zn2+、Pb2+、Sn2+的1种或2种以上,
所述M3+是Al3+、Fe3+、Cr3+、3/4Zr4+、Mo3+的1种或2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6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来源于生物质的聚酯短纤维以及包含它的湿式无纺布
- 下一篇:密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