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气体放电灯的控制和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7205.X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鲁迪格·劳本施泰因;克里斯蒂安·约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88 | 分类号: | H05B41/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唐超尘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 车前 气体放电灯 控制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气体放电灯的控制和/或调节装置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的前序部分的方法。这样的控制和/或调节装置和这样的方法分别本身是已知的。
背景技术
已知的控制和/或调节装置具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电子器件,该控制电子器件致力于调节气体放电灯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已知的方法设定调节这样的机动车前照灯的气体放电灯的一个运行参数。
机动车前照灯设置在机动车的前部区域中并用于照亮在该机动车前方的行车道。气体放电灯在此用作光源,其光由前照灯以希望的光分布,例如近光灯分布或远光灯分布的形式分布到前照灯的前方区域中且特别是分布到行车道上。气体放电灯具有充有气体的玻璃灯泡,在该玻璃灯泡中设有至少两个电极。通过引燃气体放电在各电极之间产生发出光的电弧,通过向各电极连续地供应电功率而维持该电弧。对电功率的供应的控制经由设置用于此的控制和/或调节装置实现。
在前照灯中的气体放电灯并且特别是由该气体放电灯产生的光通量的功能受外界影响因素,如车载电源波动、机械加速以及声音共振和老化效应等影响。
为了补偿这些外界影响因素,采取在调节技术方面的措施,其目的在于使气体放电灯的光通量尽可能保持恒定。目前使用的用于恒定地保持光通量的在调节技术方面的措施基于迂回地确定电灯功率并接着将该电灯功率调节到额定值,因为电灯功率由控制设备简单地测量。
然而,这样进行的前提是:气体放电灯在所有运行情况下将供应到它的调节到恒定值的电功率以相同的份额转变成光功率和热,从而由气体放电灯发出的光通量总是以恒定的比例系数与电功率成比例。
但是,已证实的是:在供应的电功率与确定的光功率之间的转换机能并不总是完全恒定的。因此,尽管对电灯功率进行调节,但依然出现气体放电灯的光通量或光功率的波动。
该转换机能例如由于灯老化、灯温度的波动、机械加速和各电极上的变化的电弧起点而改变。
因此,例如气体放电灯的玻璃灯泡由于盐扩散和/或电极烧损而变暗或甚至变黑。此外,冷或凉的气体放电灯具有较差的效率,并由此与已到达其运行温度的气体放电灯相比在相同的电功率下发出较少的光。另外,由于如在当行驶在较差的路段上时使前照灯震动或振动的情况下出现的机械加速、由于电弧偏转、电弧延长或由于电弧在冲击到玻璃灯泡上时的冷却,可以导致发光效率改变。
发明内容
在这些背景下,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即使在外界干扰影响因素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依然实现由机动车前照灯的气体放电灯发出的光通量的较佳恒定。
该任务分别利用装置权利要求1的特征和独立的方法权利要求6的特征解决。
在装置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控制和/或调节装置具有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光传感器,并且设置用于使由气体放电灯产生的光入射到光传感器上以及在闭合的调节回路中通过适配向气体放电灯供应的电功率而将作为实际值的、光传感器由光入射引起的信号调节到额定值。
在方法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检测光传感器的信号,该光传感器在壳体内部这样设置,使得该光传感器被气体放电灯的光照亮,并且作为实际值的、光传感器由光入射引起的信号在闭合的调节回路中通过适配向气体放电灯供应电功率而被调节到额定值。
本发明的构思基于:直接测量发出的光通量并通过调节保持该光通量恒定,并且不经由迂回地调节电灯功率来影响该光通量。因此实现一种代替电功率的常规调节的光调节。
因此,可有效地消除气体放电灯的在每种运行状态下并不已知的或动态改变的效率的影响。
外界影响因素的作用在此不必是已知的。因此,除了所有目前已知的影响因素之外,所有目前不可计量的或仅可由极大的软件额外支出估计的光反应也可以被直接调整。
优点在于可靠并且直接地调节由气体放电灯发出的光通量,其中所有调节要求、特别是还通过使用新研制的无汞的气体放电灯增加的调节要求都可被满足。
在此有利的是,在减少开销的同时明显提高调节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运行气体放电灯运行的控制和/或调节装置的其它优点特别是在于:快速的光调节以减弱光波动效应。本发明特别是允许直接调整缓慢的机械激励的影响,特别是在约18Hz的机械灯共振的范围内,但也调整由机械冲击和/或撞击引起的刺激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未经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7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