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设备的生产和/或装配部件的支承模块以及配备有这样的支承模块的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7537.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3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J·克普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比勒贸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Q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设备 生产 装配 部件 支承 模块 以及 配备 这样 | ||
1.用于加工设备的生产和/或装配部件(50)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模块构成为棱柱形的、特别是长方体形的空心块,该空心块具有相互对置的基面(27、29)、在各基面(27、29)之间的棱柱侧面(3、5、7)和由基面(27)朝基面(29)延伸的空腔,其中,在各棱柱侧面(3、5、7)中的至少一个棱柱侧面上有预定的固定阵列的、用于附装部件(50、52、54、56、58、60、62、64、66、68)的预制的固定部位(31);此外,在各棱柱侧面(3、5、7)中的至少一个棱柱侧面中设有至少一个通到空腔中的穿透孔(43)、特别是由多个通到空腔中的穿透孔(43)组成的阵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模块在至少一个基面(27、29)上、特别是在两个基面上朝向空腔敞开。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位(31)包括固定孔(31)或/和固定销钉或/和固定钩或/和张紧元件。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模块在多个、特别是在三个棱柱侧面(3、5、7)上具有预定的固定阵列的、用于附装部件(50)的预制的固定部位(31)并且此外在每个所述棱柱侧面(3、5、7)中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与固定部位分开的、通到空腔中的穿透孔(43)、特别是由多个通到空腔中的穿透孔(43)组成的阵列。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阵列的预制的固定部位(31)在至少两个、特别是在所有配备有固定阵列的棱柱侧面(3、5、7)上是相同的。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模块(1)这样设计,使得该支承模块能与至少一个相同的支承模块(1)以不同的可选的位置、特别是以列布置、拐角角度布置或T形布置共同接合成一个模块式支承系统,其中,支承模块的固定部位(31)的固定阵列能在各支承模块之间的过渡部上保持确定的固定阵列尺寸(d)的情况下系统地连接到其他相同的支承模块(1)的固定部位(31)的固定阵列上。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侧面(3、5、7)由棱柱侧棱(11、13、15、17)界定;棱柱基面由横向于棱柱侧棱延伸的棱柱基棱(19、21、23、32、33、34)界定;并且固定阵列具有至少一列相互间带有预定的孔间距(d)的固定孔(31),所述固定孔列平行于支承模块(1)的棱柱侧棱(11、13、15、17)延伸,其中,与支承模块(1)的棱柱基棱(19、21、23、32、33、34)最近的固定孔到相应的棱柱基棱具有半个孔间距(d/2),并且边缘的固定孔列与相应最邻近的棱柱侧棱(11、13、15、17)的距离也等于半个孔间距(d/2)。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阵列具有至少四列固定孔(31),所述固定孔列平行于支承模块(1)的棱柱侧棱(11、13、15、17)延伸,并且这些固定孔列关于平行于棱柱侧棱(11、13、15、17)的中间平面对称地延伸,该中间平面将配设有固定孔列的棱柱侧面(3、5、7)居中地分开并且正交于该棱柱侧面延伸。
9.按照权利要求6、7或8之一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侧棱(11、13、15、17)的长度是棱柱基棱(19、21、23、32、33、34)的长度的整数多倍,并且棱柱侧棱的长度等于固定阵列尺寸(d)的整数多倍或者等于与固定阵列尺寸相等的孔间距(d)的整数多倍。
10.按照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在固定阵列的各孔列之间的间距(e)等于与固定阵列尺寸(d)相等的孔间距(d)的整数多倍。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侧面(3、5、7、9)具有平行于界定所述棱柱侧面的棱柱侧棱(11、13、15、17)延伸的、由穿透孔(43)组成的居中的孔列。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由穿透孔(43)组成的相应居中的孔列位于平行于棱柱侧棱(11、13、15、17)延伸的、在相应的棱柱侧面(3、5、7、9)内居中的外部槽(41)中。
1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孔具有大于0.07米的最小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比勒贸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奥托比勒贸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75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构件数量减少的燃料喷射阀
- 下一篇:屈曲云纹观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