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剂注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8481.8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饭尾敏明;高畑幸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A61M5/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剂 注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剂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图26表示现有的药剂注入装置的结构例(局部剖视图)。图26所示的药剂注入装置900具备:装拆自如地安装有盖901的主体壳体902;在主体壳体902内设置的筒安装部903;筒安装检测部904。主体壳体902收纳制剂筒907,该制剂筒907安装于筒安装部903,且其内部封入有向生物体注入的药剂906。在主体壳体902的前端侧设置用于将药剂906向生物体注入的注射用的针的安装部908。安装检测部904设置在筒安装部903的后端附近,对制剂筒907的安装进行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现有的药剂注入装置900中,首先向主体壳体902内插入制剂筒907,之后,在制剂筒907的前端侧安装针。
此时,安装检测部904通过检测在主体壳体902内是否安装制剂筒907,来对制剂筒907的安装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6中,表示注射用的针尚未安装的状态,在实际的使用时,取下盖901来安装注射用的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33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的药剂注入装置900中,若制剂筒907及针一旦安装于主体壳体,则在主体壳体内被固定。因此,安装后,安装有针的制剂筒907与主体壳体的位置关系不会变化。
然而,当为在主体壳体内还设置安装制剂筒的内部壳体,且在将该内部壳体安装于主体壳体之后,使内部壳体与刺针动作及拔针动作等对应而可动的类型的药剂注入装置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这样的问题。
在将制剂筒安装于内部壳体,且将内部壳体安置在药剂注入装置的情况下,在安装有制剂筒的内部壳体的安装时,通过在作为固定侧的主体壳体上设置的安装检测部来进行检测。但是,安装后,内部壳体可能移动。这种情况下,无法正确地检测出针、制剂筒的安装或它们的位置。另外,存在因内部壳体移动引起的时效变化而使安装检测部的检测的精度变差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针及/或制剂注射器的安装检测的精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药剂注入装置具备主体、可动构件、制剂收纳构件、第一检测部。可动构件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制剂收纳构件安装于可动构件,在一端侧具有注射用的针的针安装部,且在内部收纳含有向生物体注入的药剂的制剂注射器。第一检测部设置于可动构件,对针相对于针的安装部的安装进行检测。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针及/或制剂注射器的安装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该药剂注入装置的内部的可动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注射器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4是将该注射器保持架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5是表示安装有针的状态的注射器保持架的图。
图6是将注射器保持架分解示出的图。
图7是将注射器保持架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8是表示安装在该药剂注入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上的状态的内部壳体的图。
图9是将该内部壳体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10是将该内部壳体的其它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11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电动机部的图。
图12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检测部及其周边部的图。
图13是将该检测部放大示出的图。
图14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活塞与电动机部的连结部的图。
图15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由该变形例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的内部的可动部分的立体图。
图22是将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检测部及其周边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23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8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投光角度调整功能的照明灯具
- 下一篇:安全文件前体的彩色激光标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