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火织物套筒及其构造和以其提供防火保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9235.4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4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敏敏·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德罗-莫格尔动力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F16L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织物 套筒 及其 构造 以其 提供 防火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用于保护细长元件的织物套筒,并且尤其涉及耐火织物套筒。
背景技术
柔性软管和管组件公认用于保护流体输送管道(如燃料管道和输油管道)防止其暴露于高温,并且提供符合航空航天标准AS1055燃烧试验的耐火性能和防火屏蔽保护。在试验中,采用在2000华氏度的火焰温度下具有4500Btu/hr的火焰强度的火焰进行试验。一种航空航天标准(AS1055B级)要求使防火屏障维持15分钟。众所周知,具有涂层的织物套筒在流体以5D流量(5gpm)通过待保护的管道时满足AS1055B级保护要求。典型的织物套筒包括一具有硅橡胶涂层的玻璃纤维辫织套筒。玻璃纤维和硅橡胶涂层的基础结构在航空航天标准(AS1072)中指定为2型套筒。尽管这些套筒在5D流量下满足AS1055B级保护要求,但它们在1D流量(1gpm)下不满足AS1055B级保护要求,也不符合另一个航空航天标准(AS1055A级),此标准要求当流量为零时使耐火性能维持5分钟。因此,为了在1D流量(1gpm)下满足AS1055B级保护要求,或在零流量下满足AS1055A级保护要求,需要将多个套筒围绕彼此重叠,这就造成了体积过大并且价格昂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构造的一种低剖面(low profile)、单层壁织物套筒在零流量下满足了AS1055A级保护要求,并在1D(1gpm)流量下满足了AS1055B级保护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为流体输送管道提供防火保护的织物套筒包括一单层管状织物壁,其由玄武岩、二氧化硅、陶瓷和玻璃纤维纱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该壁具有外表面和围成空腔的内表面,该空腔的尺寸适于容置流体输送管道。一硅橡胶涂层粘附至该壁的外表面,并且一阻燃添加剂与硅橡胶混合以形成涂层组合物。该阻燃添加剂选自由硼酸锌、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的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构造单层壁织物套筒的方法,该织物套筒用于为流体输送管道提供防火保护。该方法包括:交织纱线并形成一管状壁,该纱线由选自由玄武岩、二氧化硅、陶瓷和玻璃纤维纱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制成,该管状壁具有外表面和围成空腔的内表面,该空腔的尺寸适于容置流体输送管道。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形成硅橡胶和阻燃添加剂的涂层组合物,且该阻燃添加剂选自由硼酸锌、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将该涂层组合物涂敷至该管状壁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为流体输送管道提供防火保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单层壁织物套筒包裹住流体输送管道,其中,该单层壁具有外表面,且该外表面上粘附有硅橡胶和阻燃添加剂的外涂层组合物,该阻燃添加剂选自由硼酸锌、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结合下文给出的优选实施例和最佳方式的详细描述、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进行考虑,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构造的织物套筒的立体图,其示出为绕燃料软管或输油软管组件设置;以及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构造的织物套筒的立体图,其示出为绕燃料软管或输油软管组件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更具体地参考附图,图1A和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构造的管状织物套筒10。该套筒10为流体输送管道12提供防火保护,流体输送管道12例如为那些用于引导易燃流体(如油和燃料)的管道。根据用于构造套筒10的纱线材料的类型,该套筒10的防火保护包括在1gpm和0gpm流量下依照航空航天标准(AS1055A级)提供耐火性能,并且进一步在1gpm和0gpm流量下依照航空航天标准(AS1055B级)提供耐火性能。因此,该纱线材料应当基于应用所需的防火保护来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德罗-莫格尔动力系公司,未经费德罗-莫格尔动力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9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