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以及焦炭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9333.8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4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土肥勇介;下山泉;深田喜代志;山本哲也;角广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C10B45/00;C10B57/04;G01N11/04;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材料 软化 熔融 特性 评价 方法 以及 焦炭 制造 | ||
1.一种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煤或粘结材料填充到容器中制成试料,
在该试料上配置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
将所述试料和所述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保持在一定容积,并对所述试料进行加热,
测定熔融试料向所述通孔渗透的渗透距离,
利用该测定值评价试料的软化熔融特性。
2.一种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煤或粘结材料填充到容器中制成试料,
在该试料上配置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
将所述试料和所述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保持在一定容积,并对所述试料进行加热,
测定经由所述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传递的所述试料的压力,
利用该测定值评价试料的软化熔融特性。
3.一种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煤或粘结材料填充到容器中制成试料,
在该试料上配置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
对所述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施加一定载荷,并对所述试料进行加热,
测定熔融试料向所述通孔渗透的渗透距离,
利用该测定值评价试料的软化熔融特性。
4.一种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煤或粘结材料填充到容器中制成试料,
在该试料上配置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
对所述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施加一定载荷,并对所述试料进行加热,
测定所述试料的膨胀率,
利用该测定值评价试料的软化熔融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试料的制作包括:将煤或粘结材料粉碎,使粒径为3mm以下的达到70质量%以上,将该粉碎后的煤或粘结材料以0.7~0.9g/cm3的填充密度填充到容器中,并使其层厚为5~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粉碎包括:将煤或粘结材料粉碎,使粒径为2mm以下的达到100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为球形粒子填充层或非球形粒子填充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为球形粒子填充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球形粒子填充层由玻璃珠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试料的加热包括:以2~10℃/分的加热速度在非活性气体氛围中从室温加热至55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加热速度为2~4℃/分。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施加一定载荷包括:施加使具有通孔的材料的上面的压力为5~80kPa的载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施加的载荷使具有通孔的材料的上面的压力为15~55kPa。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配置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包括:在该试料上配置直径为0.2~3.5mm的玻璃珠,并使其层厚为20~100mm,
所述试料的加热包括:将所述试料和玻璃珠层保持在一定容积,并以2~10℃/分的加热速度在非活性气体氛围中从室温加热至550℃。
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煤及粘结材料的软化熔融特性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配置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包括:在该试料上配置直径为0.2~3.5mm的玻璃珠,并使其层厚为20~100mm,
所述试料的加热包括:从所述玻璃珠的上部施加载荷,使压力为5~80kPa,并且以2~10℃/分的加热速度在非活性气体氛围中从室温加热至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9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侧围总成与车身下部焊接的夹具
- 下一篇:活动冲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