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0228.6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土肥勇介;深田喜代志;藤本英和;山本哲也;角广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C10B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金 焦炭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是将由2种以上的煤构成的混煤、或者向2种以上的煤中配合粘结材料而成的混煤进行干馏来制造焦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构成所述混煤的各煤及粘结材料作为试料填充到容器中,在所述试料上配置上下面具有通孔的材料,并对所述试料进行加热,测定所述试料向所述通孔中渗透的渗透距离和采用吉泽勒塑性仪法测定的最高流动度(logMF),
选定所述渗透距离及最高流动度符合给定的管理范围(A)的煤,
将所选定的煤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氧化气氛下、在常温下或加热处理下使其风化,配合所述风化后的煤,使得风化后的煤的渗透距离及最高流动度在给定的管理范围(B)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渗透距离及最高流动度的管理范围(A)满足下述式(1)及式(2),
logMF≥2.5 (1)
渗透距离≥1.3×a×logMF (2)
其中,“a”是如下的常数:对构成混煤的各煤及粘结材料中处于logMF<2.5范围的煤及粘结材料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渗透距离及logMF进行测定、并使用该测定值制作通过原点的回归直线时,logMF的系数的0.7~1.0倍范围的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渗透距离及最高流动度的管理范围(A)满足下述式(3)及式(4),
logMF≥2.5 (3)
渗透距离≥a’×logMF+b (4)
其中,“a’”是如下的常数:对构成混煤的各煤及粘结材料中处于logMF<2.5范围的煤及粘结材料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渗透距离及logMF进行测定、并使用该测定值制作通过原点的回归直线时,logMF的系数的0.7~1.0倍范围的常数,
“b”是对选自用于制作所述回归直线的品种的煤中的1种以上煤的同一试料进行多次测定时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以上、且为所述平均值的5倍以下的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管理范围(A)如下求出:
预先确定用于焦炭制造的混煤中所含的煤或粘结材料、以及所述煤或粘结材料的配合率,
测定所述煤或粘结材料的渗透距离及logMF,
根据混煤中所含的logMF小于3.2的煤或粘结材料的渗透距离及配合率计算加权平均渗透距离,并将该加权平均渗透距离的2倍以上的范围确定为所述渗透距离的管理范围(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渗透距离的管理范围(A)以下述情况下的测定值计为15mm以上,并且logMF为2.5以上,
所述情况为:将煤或粘结材料试料粉碎,使粒径2mm以下的达到100质量%,将该粉碎试料以0.8g/cm3的填充密度填充到容器中,并使其层厚为10mm,制成试料,在该试料上以渗透距离以上的层厚配置直径2mm的玻璃珠,在玻璃珠的上部施加载荷,使得压力为50kPa,并且以3℃/分的升温速度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中从室温加热到55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行所述风化使得风化后的煤的渗透距离及最高流动度为下述式(5)规定的管理范围(B)内,
渗透距离<1.3×a×logMF (5)
其中,“a”是如下的常数:对构成混煤的各煤及粘结材料中处于logMF<2.5范围的煤及粘结材料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渗透距离及logMF进行测定、并使用该测定值制作通过原点的回归直线时,logMF的系数的0.7~1.0倍范围的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行所述风化使得风化后的煤的渗透距离及最高流动度为下述式(6)规定的管理范围(B)内,
渗透距离<a’×logMF+b (6)
其中,“a’”是如下的常数:对构成混煤的各煤及粘结材料中处于logMF<2.5范围的煤及粘结材料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渗透距离及logMF进行测定、并使用该测定值制作通过原点的回归直线时,logMF的系数的0.7~1.0倍范围的常数,
b是对选自用于制作所述回归直线的品种的煤中的1种以上煤的同一试料进行多次测定时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以上、且为所述平均值的5倍以下的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02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轨吊安全行车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流量放大的电子空重车调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