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试样测定装置及使用于该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0361.1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渡部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试样 测定 装置 使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例如血糖值或乳酸值等生物试样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及使用在该生物试样测定装置中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例如采用以下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主体外壳;设置于该主体外壳且安装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连接器;以及条形码阅读器(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利用条形码阅读器,读取连接于上述连接器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所标明的条形码,判断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类别,并进行对每种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设定的生物试样测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216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用于读取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类别的条形码阅读器而言,需要光扫描机构及用于读取以此方式扫描的光信息的机构。因此,具备条形码阅读器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往往成本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用于容易且可靠地判断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类别的新方法,来降低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成本。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试样测定装置,包括:主体外壳;传感器插入口,配置于上述主体外壳且用于将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插入;连接器,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且用于安装上述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且是上述连接器附近;以及连接器端子,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且能够与安装于上述连接器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连接端子部连接。此处,上述发光元件能够将光照射至安装于上述连接器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且上述受光元件能够接收来自安装于上述连接器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根据由受光元件接收并识别出的光,判断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类别。由此,实现预期的目的。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中,利用受光元件接收来自安装于连接器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由此,能够判别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种类。因此,无需以往的光扫描机构或扫描光读取机构。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安装于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展开图。
图4是安装于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剖面图。
图5是安装于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俯视图,但其是表示无外盖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安装于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连接端子部的图案的例子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附近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电气方框图。
图9是由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进行的测定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安装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具有着色部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附近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附近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电气方框图。
图14是由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进行的测定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安装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具有光透射部的生物试样测定传感器的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生物试样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附近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标号说明
1主体外壳
2上盖
3下盖
4显示部
5电源开关
6滚动开关
7传感器插入口
8电池
9液晶显示元件
10控制基板
11连接器
12发光元件
14受光元件
15遮光板
16透明盖
17连接器端子
17a弯曲部
18控制单元
19存储器
20蜂鸣器
21通信端口
22测定单元
23受光单元
24修正单元
25判定单元
30生物试样注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0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