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0377.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雅英;河原正典;青木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E05B65/00;H01M10/46;H01R13/73;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并且涉及一种为了防止儿童淘气或充电插头破损等而能够给将电插头上锁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对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的蓄电池供电的充电器的充电装置中,有这样的装置:为了防止由于儿童的淘气而造成的事故或由于供电插头破损而造成的事故,而在充电器本体的筐体内设置锁定机构,使得使用者如果不进行解锁操作,就不能把供电插头从充电装置的筐体中拉出。在这样的充电装置中,使得使用者正当使用时能够简单地拆装供电插头,但当有人想要不当使用时能够切实阻止其拔出供电插头,这样的构造就成为了课题。
以下,对在充电装置本体上设有锁定机构的充电装置的从前技术中的其中一例进行说明。图11是显示从前技术的充电装置的图,(a)是显示充电装置整体的斜视图,(b)是上锁装置的斜视图。在图11中,90是充电装置,91是供电插头,92是上锁装置,93是滑动销,94是取出用按钮,95是罩子。
图11是在日本特开2010-259277号公报中公开的一种充电装置。如图11(a)所示,在充电装置90的本体部正面设有供电插头91的保持部,在这个保持部的近旁设有用于从保持部取出供电插头91的取出用按钮94。另外,设置了能够将供电插头91的前端部和取出用按钮94覆盖的罩子95。罩子95的构造是:被安装在本体部正面,使其前侧部分能向上下方向旋转移动,当前侧部分向下方旋转移动时,覆盖供电插头91的前端侧和取出用按钮94。另外,在罩子95的侧面形成了没有图示的孔,当不使用充电装置90时,上锁装置92的滑动销93被插入到这个孔中,从而限制罩子95的旋转移动。滑动销93通过上锁装置92的螺线管的通电和非通电的切换而滑动。所以,在上锁状态时,由于使覆盖取出用按钮94的罩子95不能旋转移动,因此不能从保持部取下供电插头91。另外,在使用者进行供电时,使用者通过进行指定的操作使滑动销93从罩子95的孔脱离,使得罩子95变为向上方旋转移动,且使用者能够按下取出用按钮94的状态。
但是,在这个充电装置中,有必要将上锁装置92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的前侧部分,而在充电装置本体的前侧部分也必须设置操作部、显示部等,因此导致充电器本体的大型化,并且使充电器本体的设计变得复杂。进一步,当把充电装置设置在屋外时,螺线管可能会由于从外部侵入的雨水被淋湿,从而使得与上锁装置92连接的导线等短路,或使螺线管自身的线圈短路、生锈等。所以,为了使上锁装置92能够切实防水,必须在上锁装置92的周围设置防水壁,或将罩子95做的更大。但这样就产生了将它们都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的前侧部分的必要,从而成为导致充电器本体的大型化的重要原因,进而成为增加制造成本的重要原因。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一日本特许公开2010-259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充电装置,其具有这样的构造,在使得上锁装置能够切实防水的同时,不会导致充电装置本体的大型化,并且不会使得充电器本体的设计变得复杂。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充电装置,具有:供电插头通过供电缆线被连接到充电器本体,并且所述供电插头被插入到设置在充电器本体正面的箱体这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箱体内设有:在前端具有卡合部的连接器插座;以及具有滑动销的上锁装置,在所述供电插头上,设有:被所述连接器插座支承的供电连接器;以及具有在前端与所述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部的摆动销,当把所述供电插头插入所述箱体,所述供电连接器被所述连接器插座支承时,一旦所述摆动销把所述滑动销推入,并且所述供电插头的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箱体的所述卡合部相卡合,则所述滑动销被返回,所述摆动销的外边缘与所述滑动销的外边缘碰接,将所述供电插头和所述箱体上锁。
作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滑动销被设置在与所述摆动销的插入方向对向的位置。
作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明中,设有所述上锁装置的所述箱体的背板被形成为垂直或从开口侧向内侧倾斜。
作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箱体的顶板被形成为成水平,或者从开口侧向内侧倾斜而形成向上的斜面。
作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箱体的底板被形成为成水平,或者从开口侧向内侧倾斜而形成向上的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0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智能供水系统
- 下一篇:刹车片自动转向磨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