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白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0805.1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N·莫兰埃尔南德斯;P·策尔特纳;C·贝尔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04 | 分类号: | A23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柏楠;黄革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白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白剂组合物,特别是用于饮料的增白剂组合物,以及涉及该增白剂组合物在各种液体基料中的用途,从而提供具有比现有产品更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饮料。
发明背景
用于饮料的增白剂组合物(“饮料增白剂”)是本领域公知的。有时,饮料增白剂被称为“饮料奶精”。很多饮料增白剂是以干粉的形式提供的,目的是根据感观需更和消费者的喜好在需更增白、使颜色明亮或乳化的时候添加到饮料中。增白剂配料也可以是液体或冷冻的形式。液体饮料增白剂经常是单独供应的包装形式,例如胶囊,或多次供应的包装形式。
典型地,粉末状的饮料增白剂含有约30-90%的碳水化合物,2-65%脂肪,1-15%乳化剂和0.5-4%的稳定盐。通常,粉末状的增白剂是通过将含有增白剂组分的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的。
现有的用于饮料的增白剂组合物通常含有相当大的必需量的脂肪,以便提供奶油样的口感、浓郁感、增白和风味效果。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营养关注度逐渐增长,低脂肪、低热量的产品特别受到青睐。例如,标准的增白剂通常含有至少34%的总脂肪含量。
通常的奶油样饮料、特别是奶油样的咖啡和茶饮料是被广泛接受的饮料。消费者喜欢这些奶油样饮料所具有的令人愉悦的口感。但是,消费者不希望因为口感和刺激感而放弃奶油样饮料如奶油样咖啡饮料,又希望赋予这些饮料健康的益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不同的饮料提供多用途的增白剂,其能在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同时还保持现有饮料消费产品的令人喜爱的奶油样口感。当然,该增白剂还应当符合喷雾干燥以及储存稳定性的技术要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增白剂组合物包含特定的油混合物,其与现有增白剂相比能提供具有降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脂肪性状,同时保持了加工性能和储存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饮料的粉末状增白剂组合物,其按每100克脂肪计包含:
--12-17克的月桂酸,
--28-37克的棕榈酸,
--23-31克的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
--5-8克的顺式多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在每100克脂肪含量中,饱和脂肪酸占57-65克。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还提供了所述增白剂在饮料中的用途,饮料例如是咖啡、茶、可可和软饮料。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含有所述增白剂组合物的饮料,例如速溶饮料产品以及即饮饮料。
本发明及其各种实施方案限定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中。
附图的简更说明
图1显示了与参照增白剂比较的含有本发明增白剂的咖啡饮料的感官性状。
发明详述
发现本发明的增白剂组合物能提供比现有饮料中所用的增白剂更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脂肪性状。应当理解在增白剂组合物中包含的脂肪酸是作为脂肪酸三甘油酯的形式。参考所述增白剂组合物的脂肪酸含量,从而与其他饮料的增白剂进行比较。
除非另有表述,本发明说明书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比,以组合物的干物质重量为基础计算。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速溶饲料”和“可溶性饲料”是可以互换使用的,表示一种饮料产品,例如速溶或可溶性的咖啡、茶或可可产品,它们容易溶解在水中,特别是容易溶解在热水中,典型的是与液体基料混合,例如含水液体或稀释剂,即水、奶或其他含水介质,以便提供即食或即饮的饮料。
本发明的增白剂组合物是干混物或粉末的形式,在临近供应和/或消费的时候或在即饮情况下,根据产品说明由消费者调制而成。
根据本发明,增白剂组合物包含以脂肪含量计的57%-65%的饱和脂肪酸。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脂肪酸的含量是以脂肪含量计的58%-64%。优选地,脂肪混合物是植物来源的。其可以通过混合多种植物油或油级分进行制备,以得到所需的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增白剂组合物具有的最小脂肪含量是2%。优选她,所述增白剂组合物具有占增白剂组合物的2-65重量%的脂肪含量,更优选具有占增白剂组合物的15-50重量%的脂肪含量。
已经显示出包含所述含量的饱和脂肪酸的增白剂组合物当被添加到饮料中时具有强的增白效力。在120℃,脂肪相的氧化抗拒时间(Rancimat induction period)大于20小时。口感令人满意。储存稳定性可以与非气化的全氢化植物油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未经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0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MT模板激光湿切割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气流稳定焦点位置的切割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