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再循环冷却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1103.5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信行;竹本洋;吉川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再循环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再循环冷却结构体。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这样的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技术:将来自车辆用的发动机(气缸体)的废气的一部分输出作为EGR气体导入进气系统,并使其进入发动机(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在供EGR气体流通的EGR配管设有用于冷却EGR气体的EGR冷却器和用于控制EGR气体的流量的EGR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48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供来自车辆用的发动机(气缸体)的废气流通的废气配管设有用于净化废气的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例如为具有三元催化剂的催化转化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微粒过滤器)、GPF(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汽油微粒过滤器)。为了在车辆低温起动时提前进行预热,将这样的废气净化装置配置在使废气集合的排气歧管(排气歧管部)的紧下游。
这样,在发动机的排气侧配置有废气净化装置和所述EGR冷却器等。因此,为了容易搭载于车辆,对这些装置紧凑地进行布局以使整体小型化很重要。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气缸体、废气净化装置以及EGR冷却器高效地进行布局从而实现了小型化的EGR冷却结构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为一种EGR冷却结构体,所述EGR冷却结构体的特征在于,所述EGR冷却结构体具备:气缸体,其具有多个气缸;排气歧管部,其使来自所述各个气缸的废气集合;废气净化装置,其对来自所述排气歧管部的废气进行净化;EGR配管,其将所述废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导入进气系统;以及EGR冷却器,其设于所述EGR配管,用于通过冷却液对EGR气体进行冷却,在从侧面观察时,从所述各个气缸朝向所述废气净化装置的废气通道是弯曲的,所述EGR冷却器配置于由所述气缸体、所述排气歧管部以及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围的空间。
在此,排气歧管部包括:(1)排气歧管内置型的气缸盖,其如后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在内部具有与各个气缸连通以使废气集合的排气歧管口(通道);和(2)一般的排气歧管,其为与气缸盖不同的部件,且与气缸盖的各排气口连接,并使废气集合。
根据这样的EGR冷却结构体,由于EGR冷却器配置于由气缸体、排气歧管部以及废气净化装置包围的空间(space),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所述空间,同时使EGR冷却结构体的整体小型化(紧凑化)。
并且,关于所述空间,(1)为了能够对废气净化装置提前进行预热,使排气歧管部和废气净化装置靠近来进行布局,即,将废气净化装置布局为处于排气歧管部的紧下游的类型,以便将来自排气歧管部的废气在保持高温的状态下导入废气净化装置,(2)为了使整体小型化,在从侧面观察时使从各气缸朝向废气净化装置的废气通道弯曲,同时使气缸体和废气净化装置尽可能靠近来进行布局,由此在气缸体、排气歧管部以及废气净化装置之间形成所述空间。
在此,由于冷却液在EGR冷却器的内部流通,因此,即使EGR冷却器被高温的气缸体、排气歧管部以及废气净化装置包围,也不存在EGR冷却器自身的由热量所引起的损伤/老化等的担忧。
另外,由于冷却液在EGR冷却器的内部流通,因此,EGR冷却器还具备隔热功能,例如,能够隔断(降低)从废气净化装置朝向气缸体的热量。由此,还能够将耐热性较低的设备(例如,爆震传感器)配置于EGR冷却器与气缸体之间。换而言之,无需另行设置专用的隔热板就能够配置爆震传感器等耐热性较低的设备。
另外,在构成为从气缸体朝向车辆后方配置有气缸体、EGR冷却器、废气净化装置、转向杆或仪表板等面板类部件的情况下,即使车辆追尾而导致气缸体(发动机)后退,EGR冷却器也不会与转向杆或面板类部件直接接触,而是成为夹在气缸体与废气净化装置之间的结构。由此,EGR冷却器不容易大幅变形,从而冷却液不容易泄漏至外部。
另外,在所述EGR冷却结构体中优选的是,所述EGR冷却器固定于所述气缸体,所述EGR配管具备金属制成的EGR气体流入管,所述金属制成的EGR气体流入管将供所述废气流通的废气配管与所述EGR冷却器连接起来,所述EGR气体流入管为U字形,以便吸收来自所述废气配管的振动。
根据这样的EGR冷却结构体,由于EGR冷却器固定于气缸体,因此EGR冷却器和气缸体实现了一体化,从而EGR冷却器与气缸体(发动机)一起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1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