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柔性印刷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1307.9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喜久;吉本洋之;中川秀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5/092 | 分类号: | B32B15/092;B32B15/08;B32B15/082;C09D163/00;C09D201/04;H05K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层压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柔性 印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柔性印刷基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气机器及电子机器、通信机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目前,在这些机器中,倾向于使用更高频带区的频率。并且,在这些机器中通常使用各种柔性印刷基板。因而,对于柔性印刷基板,也要求其具有对应于高频带区频率的优异电气特性、可尽量耐受焊料作业的优异耐热性等。
作为迄今已知的柔性印刷基板用材料,例如公开了与金属箔的密合性优异、但并未招致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高线热膨胀率化、高吸湿膨胀率化、高弹性模量化的金属-聚酰亚胺复合物以及用于得到该复合物的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酸清漆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9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柔性印刷基板中,有由基材和铜箔层这2层构成的层压板;由基材、接合剂层和铜箔层这3层构成的层压板。其中,在为由3层构成的层压板的情况下,基材中使用聚酰亚胺、接合剂层中使用环氧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等,但绝缘性、粘接性或耐热性不充分。还已知有不使用接合剂的由2层构成的层压板,但由于基材中所使用的聚酰亚胺树脂与金属箔的粘接性低,因而需要利用层积法、浇铸法、喷镀金属法等特殊方法进行制作,或者需要基于热塑性聚酰亚胺层的粘接层。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属箔与基材强固粘接、显示出优异的电学特性的覆金属箔层压板。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金属箔层压板,其为具备金属箔与设于上述金属箔上的第一树脂层的覆金属箔层压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树脂层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
本发明的覆金属箔层压板优选进一步具备设于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
上述固化性官能团优选为选自由羟基、羧基、氨基、缩水甘油基、甲硅烷基、硅酸基(silanate group)以及异氰酸酯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
上述第二树脂层优选含有聚酰亚胺。
本发明还涉及柔性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印刷基板具备对上述覆金属箔层压板的金属箔进行蚀刻而形成的图案电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覆金属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将金属箔与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的膜粘接来得到覆金属箔层压板的工序。
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覆金属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的组合物涂布在金属箔上来形成第一树脂层。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覆金属箔层压板的第一树脂层与金属箔强固粘接、并且还显示出优异的电学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覆金属箔层压板为具备金属箔与设于上述金属箔上的第一树脂层的覆金属箔层压板,由于上述第一树脂层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因而第一树脂层与金属箔强固粘接。并且,由于第一树脂层的绝缘性也优异,因而显示出了并不劣于含有聚酰亚胺基材的现有覆金属箔层压板的优异电学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覆金属箔层压板只要具备金属箔与第一树脂层即可,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其它的层,金属箔和第一树脂层可以分别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另外,第一树脂层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它们可以分别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并且,第一树脂层只要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即可,还可以含有其它成分。作为该其它成分,可以举出后述的各种添加剂等。其中,第一树脂层除了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以外还含有其它成分的情况下,作为第一树脂层中的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的含有比例,相对于第一树脂层整体100质量%,环氧树脂和具有固化性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的总量优选为5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1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内免疫
- 下一篇:一种钢套管式风机重力分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