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桩及由该钢板桩形成的钢板桩壁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2144.6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恩田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D5/04 | 分类号: | E0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马立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桩及由该钢板桩形成的钢板桩壁。
背景技术
一般的U形钢板桩在两端部具有嵌合接头部。使这样的处于U形钢板桩的两端部的嵌合接头部连结并一次一张地进行打桩,从而形成钢板桩壁。公知在该情况下,负载作用于钢板桩壁的情况下,中立轴因嵌合接头部的偏移而变化,截面刚性和截面强度会降低。
作为改善的方法有如下方法,预先嵌合两张的钢板桩,通过卷边(加压)或焊接等连结固定而打桩制成由两张一组构成的一个单元的钢板桩。
该情况下,使用以往的U形钢板桩的情况下,为连结接头部,必须从钢板桩长度方向的端部插入,作业不顺畅,从而导致制造效率的降低和成本负担增加等。
作为改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钢板桩,是具有腹板部和配置在其两端的凸缘部的U形钢板桩,其特征在于,仅在一个凸缘部具有用于与其他钢板桩连结的嵌合用接头,在另一个凸缘部没有嵌合用接头,并且,不具有所述嵌合用接头的凸缘部的前端部被配置在从腹板部和凸缘部相交的角部穿过所述具有嵌合接头的凸缘部的嵌合接头中心部且与腹板部平行的直线上,或者以跨过该直线的方式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1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钢板桩中,嵌合用接头以与腹板平行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在凸缘的前端,另一方面,不具有嵌合用接头的一侧成为不使凸缘部弯曲且在中途被切断的形状。
因此,在具有嵌合用接头的一侧和不具有嵌合用接头的一侧,长度和角度不同,左右的非对称性变强。
要通过辊轧成形制造这样的形状的钢板桩时,在辊轧成形过程中,作用于两接头部的压下力不同,从而发生板桩形状整体的翘曲和弯曲等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高。
因此,在这样的形状的钢板桩中,通过辊轧成形来形成是非常困难的,存在形成方法被限制的问题。
另外,连结两张钢板桩时,以使不具有嵌合用接头的凸缘部重合的方式预组装两张钢板桩,在水平地设置的状态下,通过卷边或粘接剂等将重合的部位连结固定。
该情况下,连结固定方向相对于与腹板部平行的直线(水平方向)倾斜,从而必须使进行卷边的载荷方向或进行粘接时的加压方向倾斜。因此,需要用于在钢板桩的连结固定方向与腹板部倾斜的状态下施加载荷或进行粘接的措施,制造难度明显增大。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是得到适于通过辊轧成形进行的制造、且对两张进行连结的连结作业变得容易的钢板桩及由该钢板桩形成的钢板桩壁。
(1)本发明的钢板桩是具有腹板部和位于该腹板部的两端的凸缘部的U形钢板桩,其特征在于,具有:嵌合接头部,其形成在一个凸缘部的前端;接合部,其形成在另一个凸缘部的前端,用于与相邻的U形钢板桩连结,该接合部形成为使所述凸缘部的前端向与腹板部平行的方向弯曲并沿与所述腹板部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所述接合部在与所述腹板部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被设定在所述嵌合接头部的高度范围内。
(2)另外,在上述(1)记载的钢板桩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的靠凸缘侧的面被配置在穿过所述嵌合接头部的中心部且与腹板部平行的直线上。
(3)另外,在上述(1)或(2)记载的钢板桩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合部的靠凸缘侧的面上设置有凹凸部。
(4)另外,在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钢板桩中,其特征在于,通过辊轧成形制造钢板桩。
(5)本发明的钢板桩壁,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接合部中的凸缘侧面抵接的方式使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钢板桩两张重合地被连结,通过将该连结成的结构向地下打桩而形成钢板桩壁。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钢板桩具有:嵌合接头部,其形成在一个凸缘部的前端;接合部,其形成在另一个凸缘部的前端,并用于与相邻的U形钢板桩连结,该接合部形成为使所述凸缘部的前端向与腹板部平行的方向弯曲并沿与所述腹板部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所述接合部在与所述腹板部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被设定在所述嵌合接头部的高度范围内。由此,本发明的钢板桩接近左右对称的截面。因此,在辊轧成形的情况下,在辊轧成形过程中,在两接头部,压下力变得均匀,能够显著减少板桩形状整体的翘曲、弯曲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从而适于通过辊轧成形进行制造。
另外,使两张钢板桩的接合部重合地进行接合时,进行卷边的载荷方向或进行粘接时的加压方向成为相对于与腹板部平行的直线(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从而连结固定作业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钢板桩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