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2238.3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9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丹后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刘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中车前灯配置在车辆前部并且分别配置在车辆的两个侧面附近。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夜间行驶等期间的能见度,将车前灯配置在车辆前部并且分别配置在车辆的两个侧面附近。车前灯通常具有如下构造:其中车前灯安装到车辆前部的结构构件,例如在专利文件1中,车前灯利用接合到前灯(车前灯)外壳的金属接合构件联接到前侧框架的前端部和防护挡板增强件的前端部,其中前侧框架和防护挡板增强件为车辆前部的结构构件。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5-1787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一句,如果在与车辆的碰撞中碰撞体是行人,行人将受到来自车辆的载荷。如果碰撞体(行人)上的碰撞位置是在车辆的车前灯之一的附近,行人的腿将受到来自车前灯的载荷。例如,在专利文件1中,车前灯连接到防护挡板增强件的前端部,因而防护挡板增强件位于车前灯的后方。换句话说,在诸如专利文件1中的结构等传统结构的情况下,车辆前部中的结构构件支撑车前灯的后侧,因而行人直接受到来自车前灯的反作用力(载荷),并且难以减小载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勤奋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为,最好是具有车辆前部的结构构件不位于车前灯的后方的配置,并且最好是允许车前灯在碰撞中朝向车辆后方移动(以向后猛地摆动)。然而,车辆前部的这些结构构件用于支撑车前灯和确保车辆前部的刚性。由于这一原因,简单地将这些结构构件从车前灯后方移除将带来诸如支撑车前灯时的不稳定性和车辆前部的刚性不足等负面效果。
考虑到该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能够在碰撞期间通过朝向车辆后方移动车前灯来减小行人受到的载荷,同时确保支撑车前灯时的稳定性和车辆前部的刚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车辆前部的代表性构造为: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用于下述车辆:车前灯配置在车辆前部并且分别配置在所述车辆的两个侧面附近,所述车辆前部结构包括:上方横构件,其在所述车辆前部在所述车前灯之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下方横构件,其在所述车辆前部在所述上方横构件的下方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两个防护挡板侧梁,其具有连接到所述下方横构件的前端部并且在所述车辆前部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灯支撑支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上方横构件的两个端部附近的上端部,以及连接到所述防护挡板侧梁的下端部,并且在所述上方横构件和所述下方横构件之间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和固定构件,其跨过所述灯支撑支架和所述车前灯之间的空隙,并且将所述灯支撑支架连接到所述车前灯,其中,所述车前灯的车辆内侧通过所述固定构件由所述灯支撑支架支撑,所述车前灯的车辆外侧由构成所述车辆的侧面的侧面构件支撑,并且所述灯支撑支架在所述车辆的前视图中呈弯曲形状,使其除了支撑所述车前灯用的支撑点以外不与所述车前灯发生干涉。
利用该构造,上方横构件在车前灯之间延伸,灯支撑支架弯曲成不与车前灯干涉,因而没有任何结构构件配置在车前灯后方。换句话说,利用本发明,从车前灯后方的区域去除了在传统结构中配置在车前灯后方的灯支撑构件、灯支撑支架等。这允许车前灯在碰撞期间易于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猛地摆动),因此能够减小行人受到的载荷。此外,由于在以上构造中以所述的方式将构件连接,所以在车辆的前视图中形成框形,即,上方横构件和下方横构件是上边和下边,防护挡板侧梁和灯支撑支架是两个侧边,因此能够确保车辆前部的刚性。特别地,在框形的侧边上,灯支撑支架连接到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防护挡板侧梁,由此能够提高在碰撞期间相对于从车辆的前方接收的力的刚性,并且有利地抑制侧边的变形。
此外,由于车前灯的车辆内侧由灯支撑支架支撑,车辆外侧由侧面构件支撑,所以确保了支撑车前灯时的稳定性。特别地,由于灯支撑支架与车前灯通过固定构件连接,固定构件用作脆弱部并且由于碰撞期间的冲击而断裂,因此切断灯支撑支架与车前灯之间的连接。由此,在碰撞之后,仅由侧面构件支撑车前灯的车辆外侧,并且车辆内侧在以车辆外侧的支撑点用作旋转轴的情况下朝向车辆后方移动。由此。根据上述构造,通过车前灯在碰撞期间朝向车辆后方的移动能够减小行人受到的载荷,同时确保了支撑车前灯时的稳定性和车辆前部的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