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2452.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1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圭范;金永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7/12 | 分类号: | D06F37/12;D06F37/30;D06F37/40;H02K1/18;H02K1/12;H02K1/27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付永莉;郑特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涉及这样一种洗衣机,其能够通过感测将转子的旋转力传递到脱水轴的离合器是否正常地运行来防止离合器、电机等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发生损坏。
背景技术
通常,洗衣机是执行衣物的洗涤过程的装置。该洗涤过程包括通过使用机械力在滚筒内部强制形成洗涤水的水流来加速洗涤剂的化学操作,并且通过将如摩擦或冲击等物理力施加到衣物上来提高洗涤效果。
在该洗衣机中,通过使沿前后方向安装在滚筒下方的搅拌器旋转而形成洗涤水的水流。因此,洗衣机需要用于旋转滚筒的脱水轴,和用于驱动搅拌器的洗涤轴。洗衣机设有用于选择性地驱动两个驱动轴(洗涤轴和脱水轴)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在洗涤过程时将驱动电机产生的旋转力传递到搅拌器,并且在脱水过程时将旋转力选择性地传递到搅拌器和滚筒。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的构造的示意图。
参照图1,洗衣机10设有形成外形的本体8,并且本体8中设有储水桶1。借助驱动电机7旋转的滚筒2设置在储水桶1中。用于洗涤过程的搅拌器3设置在滚筒的下方,并且借助驱动电机7可旋转。
构造成形成用于旋转滚筒2和搅拌器3的旋转力的驱动电机7设置在储水桶1的下方。滚筒2借助脱水轴5接收驱动电机7的旋转力,并且搅拌器3借助洗涤轴6接收驱动电机7的旋转力。洗涤轴6和脱水轴5被同心安装,并且洗涤轴6被布置在脱水轴5中。脱水轴5和洗涤轴6由轴承外壳4可旋转地支撑。
驱动电机7包括定子和转子。该定子设有线圈和磁体,覆盖定子的外周表面的转子选择性地与洗涤轴6或脱水轴5联接。转子通过与定子的相互电磁操作而旋转,并且将旋转力传递到洗涤轴6和脱水轴5。
驱动电机7的转子借助离合器选择性地与脱水轴5或洗涤轴6联接。离合器可通过与洗涤轴6接合而向上和向下移动,并且设有与转子接合的齿。在上行位置中,离合器释放洗涤轴6与转子之间的联接状态。在下行位置中,离合器通过与转子接合而将洗涤轴6联接到转子,从而将转子的旋转力传递到洗涤轴6。离合器的上下运动是借助另外的离合器电机来执行。
离合器与转子之间的接合状态、和离合器的操作都必须精确地执行。在离合器尚未与转子完全接合的状态下,如果转子的旋转力被传递到洗涤轴,则离合器的齿会被损坏。而且,在离合器与转子之间的接合状态尚未完全释放的状态下,如果转子旋转,则离合器电机或洗涤轴和脱水轴会因施加到其上的撞击而损坏。这会导致运转故障和/或损坏洗衣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其能够通过精确地感测离合器的位置来防止损坏其部件,并且因此精确地感测离合器与转子之间的接合状态或释放状态,以及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其能够防止运转故障。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表述并广义描述的,提供一种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洗衣机,其包括:洗涤轴;脱水轴;转子,联接到所述洗涤轴,以将旋转力传递到所述洗涤轴;离合器,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子联接,其中所述联接将所述转子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脱水轴;屏蔽构件,安装到所述离合器;磁体,设置在所述转子处;以及磁性传感器,设置为面向所述磁体,其中所述磁性传感器对屏蔽所述磁体与所述磁性传感器之间的空间的屏蔽构件因所述离合器的运动而引起的来自所述磁体的磁场的改变进行感测,磁场中的所述改变指示所述离合器的位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体呈环形,并且与所述转子同心地联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构件呈圆筒形,并且与所述离合器同心地联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构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磁体的外径,使得所述屏蔽构件借助所述离合器的运动而包围所述磁体的外周表面。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构件构造成通过因所述离合器的运动而移动到面向彼此的所述磁体与所述磁性传感器之间的空间中,从而屏蔽所述空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传感器设置为通过从所述磁体的外周表面向外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面向所述磁体。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构件由铁基金属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