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3490.6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9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金秉燮;洪万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阿尔西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施娥娟;董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器,该钢筋连接器具有连接帽和卡簧,在连接帽的内表面上形成具有斜锥面的内螺纹,卡簧插入并连接于所述内螺纹。当钢筋插入所述卡簧时,所述卡簧将紧紧地靠近所述内螺纹的底部并增大直径,以使所述钢筋滑动。在所述钢筋插入的状态,当在与钢筋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外力时,所述卡簧将沿着斜锥面移动并减小直径,从而保持住所述钢筋。因此使用相对简单的结构根据所述卡簧直径的变化,容易地将钢筋通过一次接触而相互连接和结合。
背景技术
通常,在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增强水泥结构的强度时,钢筋的使用方式为埋在水泥中。特别是,在大型建筑、特定结构以及工程建筑例如桥梁中,使用大量的钢筋以提高其强度。
但是,由于钢筋被制造成具有标准化的规定长度,当在大型建筑、特定结构以及工程建筑例如桥梁中使用这些具有标准化的规定长度的钢筋时,需要将这些被制造成具有有限长度的钢筋相互连接。
通常,到目前为止使用的将钢筋连接的方法包括搭接、焊接、螺纹加工连接、机械连接以及类似的方法。
搭接是一种通过重叠预订长度的钢筋并用金属丝或钢丝捆扎钢筋的连接钢筋的方法。钢筋的大部分被浪费,并且由于钢筋接合部的弱强度,钢筋容易脱离。同样,由于较差的施工能力而使得工作时间增加也成了一个问题。焊接的问题是施工困难,并且由于焊接部被加热时产生热量,导致钢筋靠近焊接点的部分的强度明显变弱。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开发了机械连接技术。例如,公开号为No.10-2009-0009578(2009年1月23日公布)的韩国公开专利公开的钢筋连接设备。参考该钢筋连接设备,如图1所示,一对钢筋1和2的外圆周上以预定间隔设置有连接突起1a和2a,并在纵向方向上设置有肋突起1b和2b,所述一对钢筋1和2相互朝向设置。相互朝向设置的钢筋1和2的端部1c和2c包裹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和20’中。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的两个端部通过使用夹紧螺母31’和33’的螺旋夹具夹紧。然后,紧固销35’安装于夹紧螺母31’和33’的紧固孔31a’和33a’。
然而,前述的技术中,当在工地将钢筋相互连接时,需要工匠的大量体力劳动,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和20’相互对接,夹紧螺母31’和33’被夹紧,以及安装紧固销35’。相应地,施工时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成本。
另外,韩国专利No.10-0837113(2008年6月13日公布)公开了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机械连接方法。如图2所示,每个钢筋100”的一端加工成锲形形状,从而形成连接部101”。利用一对连接器部件11”和21”、一对连接器连接销30”、一对橡皮圈40”等等将一对钢筋100”的连接部101”相互连接并固定。
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缺点,即以标准尺寸制造的钢筋100”的端部必须在使用前加工以形成连接部101”。另外,连接器部件11”和21”、连接器连接销30”、橡皮圈40”等等必须单独地并人工地固定于钢筋100”,从而导致了建造时间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相应地,本发明已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旨在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器,该钢筋连接器中,连接帽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具有斜锥面的内螺纹,卡簧形成为使得其能够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内螺纹。当所述钢筋插入到所述卡簧中时,所述卡簧紧密地依靠所述内螺纹的底部并增大直径,使得所述钢筋滑动。在所述钢筋插入的状态下,当在与所述钢筋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外力时,所述卡簧将沿着所述斜锥面移动并且减小直径,从而保持所述钢筋。因此使用相对简单的结构根据所述卡簧直径变化,能够通过一次接触容易地将钢筋连接。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器,其中,直接使用外界加工的基础弹簧,而不用在连接帽的内表面上直接加工以形成所述内螺纹的底部和斜锥面,从而方便加工和制造。在所述卡簧在其直径增大方向上扭转的状态下,单触连接装置允许所述卡簧安装并固定于所述基础弹簧。当所述钢筋的插入后,所述单触连接装置允许所述卡簧的直径恢复。相应地,即使由于钢筋制造过程的特征,钢筋之间的直径存在差别,钢筋仍能够不管该差别而相互适当地连接。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阿尔西,未经株式会社阿尔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3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大尺寸芯片光效的外延结构及其生长方法
- 下一篇:用于盒子的开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