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蓬松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4713.0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川合隆;汤地朱实;斋藤丰;金田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1/495 | 分类号: | D04H1/495;A47L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蓬松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蓬松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纤维网喷射高压水流,使其构成纤维缠结而形成纤维缠结体,在具有规定的开孔图案的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上配置该纤维缠结体,在此状态下向该纤维缠结体喷射高压水流,使该纤维缠结体的一部分向该第一图案形成部件的开孔内突出,
其中,作为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使用如下的部件:其具备在一个方向上延伸且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多条第一线状部件、和具有多个开孔的支承体,该支承体位于多条第一线状部件的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纤维网喷射高压水流使其构成纤维与稀松布材料缠结而形成所述纤维缠结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在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图案形成部件的凹凸赋形部件,将所述纤维缠结体配置在凹凸赋形部件上,在此状态下向该纤维缠结体喷射高压水流,
作为第二图案形成部件,使用如下的部件:其具有在纤维取向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领域、和在与第一领域的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领域,
第一领域通过配置于相邻的该第一领域之间的第二领域连结,或者第一领域具有相邻的该第一领域彼此连结的部位,由此,第二图案形成部件具有多个开孔,
在相邻的第二领域之间的距离比相邻的第一领域之间的距离长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在纤维取向的方向上以直线距离计延伸286mm以上的长度的多个第一领域的第二图案形成部件,
在相邻的第一领域之间的距离比相邻的第二领域之间的距离长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在与第一领域的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以直线距离计延伸206mm以上的长度的多个第二领域的第二图案形成部件,
由所述纤维缠结体中的位于第二图案形成部件上的部位形成第一区域,并且将该纤维缠结体中的位于第二图案形成部件的开孔内的部位赋形为与在该开孔内露出的凹部对应的形状,形成被第一区域划分的第二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纤维网的连续体沿着一个方向搬运,形成所述蓬松片材的长条物,将该长条物至少遍及其宽度方向裁断形成单片的所述蓬松片材,
在通过裁断而得到的单片的所述蓬松片材中第二区域的周围的整个区域未被第一区域包围的位置,进行所述长条物的裁断。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中的所述支承体由在与第一线状部件的延伸的方向不同的一个方向上延伸且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多条第二线状部件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使用如下的部件:第一线状部件和第二线状部件中的至少一种,其横截面大体为三角形,按照该三角形朝下或者朝上的方式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使用如下的部件:各个第一线状部件其横截面大体为三角形,按照该三角形朝下的方式配置各个第一线状部件,各个第二线状部件其横截面也大体为三角形,按照该三角形朝上的方式配置各个第二线状部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使用如下的部件:各个第一线状部件其横截面大体为三角形,按照该三角形朝上的方式配置各个第一线状部件,各个第二线状部件其横截面也大体为三角形,按照该三角形朝上的方式配置各个第二线状部件。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使用相邻的第一线状部件的间隔不同的部件,或者使用相邻的第二线状部件的间隔不同的部件。
10.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第一图案形成部件,使用具有相邻的第一线状部件的间隔沿着该第一线状部件的排列方向逐渐变窄或逐渐变宽的部位的部件,或者使用具有相邻的第二线状部件的间隔沿着该第二线状部件的排列方向逐渐变窄或逐渐变宽的部位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47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