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圆柱形大型结构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5371.4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1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K·舒尔曼;L·塞巴斯蒂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姆佩尔坎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70/46;B29C33/20;B29C33/48;B29C3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克***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圆柱形 大型 结构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由纤维增强的塑料制造圆柱形的大型结构或大型模制件(F)、特别是用于飞机制造的机身件的方法,其中在位于圆柱形的内模(1)与圆柱形的外模(2)之间的模腔(3)中装入纤维、优选一个或多个纤维半成品(4)和可时效硬化的塑料材料(5);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的内模(1)由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内扇形件(1a)组成,并且外模(2)由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外扇形件(2a)组成,并且利用一个或多个围绕外扇形件(2)卷绕的拉紧绳(8)在外扇形件和内模之间设置纤维或纤维半成品(4)的情况下将外扇形件(2a)向内模(1)夹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由多个内扇形件(1a)组成内模(1),紧接着将纤维或至少一个纤维半成品(4)加设在内模(1)上、例如卷绕到内模上,接着组装外模(2)并且借助于拉紧绳(8)将外模夹紧,并且最后将成型材料(5)装入、例如注射入模腔(3)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模(2)组装之前并且优选在加设纤维或纤维半成品(4)之前将多个加固元件(7a、7b)例如加强筋、肋条或类似件安置到内模(1)上,例如安置在内模(1)的多个外侧的凹槽(6)中。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完成的模制件(5)脱模,首先将内模(1)沿径向方向收拢,其方式为例如将各个内扇形件(1a)彼此分离和/或彼此相对偏转。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卷绕和张紧拉紧绳(8),转动组装的模具(1、2)并且同时从至少一个绳绞盘(14)上退绕拉紧绳(8)。
6.一种按照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方法由纤维增强的塑料制造圆柱形的大型结构或大型模制件、特别是用于飞机制造的机身件的设备,包括由多个内扇形件(1a)组成的内模(1)和由多个外扇形件(2a)组成的外模(2),并且包括卷绕装置(13)用于以拉紧绳(8)卷绕外模(2)。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13)具有一个或多个绳绞盘(14),从该绳绞盘上能够退绕拉紧绳(8)。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13)具有用于模具(1、2)的旋转支柱(15),其中在旋转支柱(15)上连接旋转驱动装置(16)用以转动模具(1、2)。
9.按照权利要求6至8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外模(2)或其各扇形件(2a)在外侧具有至少一个成螺旋形环绕的凹槽或沟纹(17),在卷绕过程中拉紧绳(8)嵌入所述凹槽或沟纹中。
10.按照权利要求6至9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内模(1)和/或外模(2)设有多个加热通道和/或冷却通道。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内模设有自动化的收拢装置(18),内扇形件(1a)借助于该收拢装置能够被收拢以用于构件的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姆佩尔坎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未经西姆佩尔坎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53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管材耐磨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具有预加载的微型动态拉压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