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选择性的无线通信格式来提供数据传递的通信系统和有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80056426.3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9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莱恩·沃克;瓦希德·莫塞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4/18 | 分类号: | H04W84/18;H04B5/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余婧娜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选择性 无线通信 格式 提供 数据 传递 通信 系统 有关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题为“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DATA TRANSFER USING SEL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的于2010年9月23日提交的第61/385,73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于2011年2月28日提交的第13/037,002号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
上述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详细说明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无线通信设备和有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已经成为个人通信和商业通信二者的组成部分。如今,各种移动设备并入了个人数字助理(PDA)特征,例如,日历、地址薄、任务列表、计算器、备忘录和编程程序、媒体播放器、游戏等等。这些多功能设备通常允许无线地发送和接收电子的邮件(电子邮件)消息,并且经由例如蜂窝网络和/或无线局域网(WLAN)来访问互联网。
一些移动设备并入了非接触式卡技术和/或近场通信(NFC)芯片。NFC技术用于基于射频识别(RFID)标准、使用磁场感应来进行非接触式短程通信,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其包括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短程通信包括支付和票务、电子密钥、标识、设备设置服务和类似的信息共享。短程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在短距离(例如,仅几厘米)上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方面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示出了与图1的通信系统相关联的方法方面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可以在图1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中使用的示例性组件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给出了本描述,在本描述中,示出了示例性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使用不同的实施例,因此,本描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内容将彻底和完整。
一般而言,在本文中提供了可以包括多个电子设备的通信系统,每一个电子设备被配置为经由近场通信(NFC)格式和至少另一无线通信格式来进行无线通信。通信系统的多个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有与之相关联的NFC传递参数,并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当与多个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电子设备邻近时与该第二电子设备建立NFC链路,指派要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递的数据,并且确定所指派的数据是否符合NFC传递参数。基于确定所指派的数据符合NFC传递参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经由NFC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传递所指派的数据中的至少一些。基于确定所指派的数据未能符合NFC传递参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使用至少另一无线通信格式,通过不同的无线通信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传递所指派的数据中的至少一些。这有利地允许第一电子设备确定针对所指派的数据的适合的无线通信格式,并且提供例如增强的数据传递和便利。
举例说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指派的数据的大小来确定所指派的数据是否符合NFC传递参数。根据另一个示例,所指派的数据可以具有多个不同的内容类型中的与之相关联的给定的内容类型,并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指派的数据的给定的内容类型来确定所指派的数据是否符合NFC传递参数。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指派的数据可以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安全等级或灵敏度等级(例如,公共信息、机密的、绝密的,等等),并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指派的数据的安全等级或灵敏度等级来确定所指派的数据是否符合NFC传递参数。例如,可以经由NFC链路来传递具有公共的灵敏度等级的所指派的数据,并且可以经由可能更适合于传递机密数据的另一无线通信格式来传递具有机密的灵敏度等级的所指派的数据(例如,由于该另一无线通信格式的更安全的属性)。例如,至少另一无线通信格式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意一项:蓝牙格式、WiFi格式(IEEE 802.11)、红外线(IrDA)格式和ZigBee格式(IEEE 802.1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6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