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56573.0 申请日: 2011-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3209725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7
发明(设计)人: 小田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大赛璐
主分类号: A61M5/30 分类号: A61M5/3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林毅斌;孟慧岚
地址: 日本大阪***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注射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器(注入器),利用这种注射器,不使用任何注射针,而将注射目标物质注入活体的注射对象区域。

背景技术

关于不用任何注射针而进行注射所利用的无针注射器(没有针的注射器),在某些情况下采用一种结构,以便通过加压气体或弹簧对容纳有注射溶液的容纳室施加压力来注射或允许注射注射组分。然而,在具有常规已知结构的无针注射器的情况下,与注射溶液的深度和注射量相关的再现性不令人满意。因此,难以断言这种无针注射器一般得到广泛使用。

因此公开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利用由两种类型粉末(即,高速燃烧粉末和低速燃烧粉末)的混合物组成的推进剂装药来以多个水平或阶段调节注射溶液的输出压力(注射压力)(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具体地讲,首先通过燃烧高速燃烧粉末对活塞施加大力来允许注射注射溶液。结果,注射溶液透过人体等的皮肤,并将注射溶液送入体内。随后,通过燃烧低速燃烧粉末连续施加压力至能够在皮肤中扩散注射溶液的程度。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用无针注射器以两个阶段给予注射溶液的技术。在此技术中,通过对注射溶液施加高压允许注射,以使注射溶液透入皮肤,然后降低施加到注射溶液的压力,因此预期使注射溶液在皮肤中分散。另外,专利文献3公开一种用磁铁和线圈通过电流强度调节注射溶液所用注射压力的技术。在此技术中调节注射压力,以便首先为了注射溶液透过皮肤而施加高压,然后为了送入或递送所需的注射溶液而提供近似恒定压力。

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3公开一种技术,在为了调节注射溶液所用的注射压力而使用爆炸装药的无针注射器中,在其中使爆炸装药(推进剂装药)燃烧的燃烧室中提供非活性或惰性物质,以便临时储存从爆炸装药产生的热量。根据该技术,在爆炸装药燃烧完成时,在燃烧中产生的燃烧气体具有的热量临时储存在惰性物质中,然后热量在惰性物质和燃烧气体之间给出和接收。因此旨在保持燃烧室中的气体温度和压力。然而,爆炸装药的组成未明确和充分地公开。另一方面,专利文献4公开假定在无针注射器中可用的点火装药和推进剂的爆炸装药组分的具体实例。例如,BKNO3(硼/硝酸钾)作为点火装药的示例,CuO/5-氨基四唑作为推进剂的示例。

通过爆炸装药以外的其它方法允许注射注射溶液的方式或形式也是已知的,如专利文献5公开用磁铁和线圈通过电流强度调节注射溶液所用注射压力的技术。在此技术中调节注射压力,以便首先为了透过皮肤而施加高压,然后为了送入或递送所需的注射溶液而提供近似恒定压力。

不仅为了使注射溶液能达到皮肤的内部,而且也是为了以上以外的其它目的,以不同方式调节在使用无针注射器时施加到注射溶液的压力。例如,在专利文献6中发现这样的描述,为了减轻用加压气体注射注射溶液时产生的噪声,在透过皮肤后,施加到注射溶液的压力增加是不利的。

就此而论,在很多情况下,用无针注射器进行注射的对象是活体,例如人体等。因此,提供了涉及与一般用于实验的凝胶剂和活体的皮肤相关的注射溶液行为的讨论(参见,例如非专利文献1)。该讨论涉及例如由注射形成的孔的深度和具有最大分散宽度的孔深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皮肤的杨氏模量和孔深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非专利文献2涉及人皮肤中注射溶液的分散宽度和无针注射器的喷嘴直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JP2003-534839;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2,704,542号;

专利文献3:JP2005-511254;

专利文献4:JP2008-220980;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公布2006/0258986号;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公布2005/0010168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oy Baxter, Samir Mitragotri, “Jet-induced skin puncture and its impact on needle-free jet injections: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a predictive model”(喷射诱导皮肤穿刺及其对无针喷射注射的影响:实验研究和预测模型),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U.S.A.) 106 (2005), p361- 37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6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