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着色芯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6638.1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9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广树;中岛康雄;望月浩二;新子谷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着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光纤电缆内收容的光纤着色芯线,具体而言,涉及抑制了因使用环境、经年劣化导致的光纤的传输损失增加的光纤着色芯线,尤其涉及在水浸泡下传输损失也可长期难以增加的光纤着色芯线。
背景技术
关于光纤制造,在石英玻璃的拉丝步骤中,为防止光纤的强度下降,立刻在其外周覆盖被覆树脂,为进行识别而设置着色层。
作为光纤用被覆树脂,主要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作为紫外线固化树脂,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
光纤因各种外部应力、由此产生的微弯而产生传输损失的增加。因此,为保护光纤免受这种外部应力,一般情况下,对光纤裸线实施由软质层和硬质层的双层构造形成的被覆。对和石英玻璃接触的内层,使用弹性模量较低的软质树脂,从而形成缓冲层(以下称第一层),对外层使用杨氏模量较高的硬质树脂,从而形成保护层(以下称为第二层)。一般情况下,使用第一层的弹性模量为3MPa以下、第二层的弹性模量为500MPa以上的树脂。
在光纤的制造方法中,对于从以石英玻璃为主要成分的预型件通过拉丝炉加热熔融并拉丝而成的石英玻璃制光纤,使用涂敷模涂敷液体状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接着向其照射紫外线而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通过这种方法将第一层和第二层被覆到光纤上,制造出光纤裸线。
进一步,在下一步骤中,对获得的光纤裸线的外周覆盖由着色树脂构成的被覆层,从而制造出光纤着色芯线。
在本说明书中,将通过第一层及第二层覆盖了玻璃光纤而成的材料称为光纤裸线,将在光纤裸线的外周进一步覆盖由着色树脂构成的被覆层而成的材料称为光纤着色芯线,进一步,将在平面上排列多条光纤着色芯线并通过带状树脂统一覆盖而成的材料称为光纤带状芯线。
进一步,为了使光纤着色芯线成为即使在浸泡于60℃温水的状态下使用也可防止传输损失增大的可靠性强的光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方案:使着色层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二层的弹性模量;以及使着色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第二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555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29250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随着光纤的明显普及,光纤电缆的适用范围扩大,对光纤电缆的长期可靠性的要求变得非常严格。因此,要求在浸泡到水的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传输损失也难以进一步增加的光纤着色芯线。
但是,在获得各层界面的粘接力的平衡的同时处理上述问题存在界限,即使使用引用文献1所述的光纤着色芯线,其长期可靠性也并不充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浸泡到水的状态下传输损失也难以增加的光纤着色芯线。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光纤着色芯线的特征在于,具有:玻璃光纤;一次被覆层,覆盖上述玻璃光纤;二次被覆层,覆盖上述一次被覆层;和着色层,覆盖上述二次被覆层,具有上述二次被覆层和覆盖该二次被覆层的上述着色层的层压体的热膨胀系数相对于上述二次被覆层的热膨胀系数的比为0.98以上1.03以下,并且,上述层压体的-10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的动态粘弹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于上述二次被覆层的-10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的动态粘弹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比为0.96以上1.03以下。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在浸泡到水的状态下传输损失也难以增加的光纤着色芯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裸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着色芯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带状芯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管被覆样本的线膨胀率的温度依赖性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样本的线膨胀率的温度依赖性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求出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以下说明的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通过对处于水浸泡状态下的光纤芯线的传输损失增大的原因进行锐意钻研,结果发现传输损失增大的光纤芯线被观察到玻璃光纤/第一界面中的剥离、即分层(delamination)。还发现也观察到第二层/着色层界面、着色/带状层界面中的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6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内存系统
- 下一篇:在内燃机中使用的改进的活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