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包含丁腈橡胶的胎面底层的充气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57093.6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D·瓦瑟尔;G·洛皮托;小林京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00 | 分类号: | B60C1/00;C08L9/02;B60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于高瞻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包含 丁腈橡胶 底层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轮胎以及可用于制造这种轮胎的橡胶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轮胎胎冠的弹性体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轮胎胎面必须满足许多经常相冲突的技术要求,包括高耐磨性、低滚动阻力以及高的干抓地力和高的湿抓地力。
近年来,特别是通过使用新型低滞后性橡胶组合物,对于特别旨在用于客运车辆的节能“绿色轮胎”,在性质上的这种折衷能够得以改进,所述新型低滞后性橡胶组合物具有主要通过特定的无机填料(被描述为增强填料)特别是通过被称为“HDS”(高度可分散二氧化硅)的高度可分散二氧化硅而增强的特征,从增强力来看,所述高度可分散二氧化硅能够与常规轮胎级炭黑竞争。
因此可将相对大量的液体或固体增塑剂引入这些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如例如文献WO2004/022644、WO2005/049724、WO2005/087859和WO2006/061064中所述。
然而,相对大部分的这些增塑剂可能从胎面向组成轮胎胎冠的橡胶组合物迁移,这种迁移导致胎面可能变硬,这可能改变上述性质的折衷。
发明内容
继续研究时,申请人的公司发现了一种用作轮胎胎面底层的包含特定丁二烯橡胶的橡胶组合物能够克服上述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主题为用于机动车的子午线轮胎,其包括:
-胎冠,所述胎冠用胎面覆盖,所述胎面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外部弹性体层,所述径向外部弹性体层旨在在轮胎滚动时与道路接触;
-两个不可伸展的胎圈、将所述胎圈连接至所述胎面的两个胎侧、穿入所述两个胎侧并锚固在所述胎圈中的胎体增强件;
-所述胎冠由胎冠增强件或带束层增强,所述胎冠增强件或带束层沿周向设置在所述胎体增强件和所述胎面之间;
-径向内部弹性体层,称为胎面“底层”,其具有不同于所述径向外部弹性体层的配方的配方,该底层设置在所述径向外部弹性体层和所述带束层之间,
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含橡胶组合物,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至少30至100phr的腈/丁二烯橡胶和大于30phr的增强填料,所述腈/丁二烯橡胶具有在40重量%和90重量%之间的丁二烯单元含量。
本发明的轮胎特别旨在安装在包括4×4车辆(具有四轮驱动)和SUV(运动型多用途车辆)车辆的客运型机动车辆、两轮车辆(特别是摩托车),例如特别选自货车、重型车辆(即地铁、公共汽车、重型道路运输车辆(如卡车、拖拉机或拖车)或越野车辆如农业车辆或运土设备)的工业车辆上。
附图说明
根据如下描述和实施例,以及与这些实施例相关的单个附图,将容易地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所述单个附图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子午线轮胎的例子的径向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I–定义
在本专利申请中:
-“胎圈”应以已知的方式理解为是指在径向内部与胎侧相邻的轮胎的不可伸展的部分,其基部旨在装配在车辆车轮的轮辋座上;
-“二烯弹性体(或不加区分地,橡胶)”,应以已知的方式理解为是指至少部分(即均聚物或共聚物)得自二烯单体(即具有两个共轭或不共轭的碳-碳双键的单体)的弹性体;
-“胎侧”应以已知的方式理解为是指位于胎冠和胎圈之间、通常具有低挠曲刚度的轮胎部分;
-“phr”应以已知的方式理解为是指重量份/100份弹性体(如果存在多种弹性体,为弹性体的总量);
-“径向”应以已知的方式理解为是指穿过轮胎的旋转轴并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的方向;根据其朝向轮胎的旋转轴或朝向轮胎的外部,该方向可为“径向内部(或内部)”或“径向外部(或外部)”。
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所有百分数(%)以重量%表示;类似地,由表述在“在a和b之间”表示的任何数值区间代表由大于“a”至小于“b”的数值范围(即不包括极限a和b),而由表述“a至b”表示的任何数值区间代表由“a”直至“b”的数值范围(即包括严格极限a和b)。
II–使用的测量和试验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轮胎中的橡胶组合物在固化后表征,如下所述。
II.1–拉伸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7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