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极细纤维及其熔融纺丝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7162.3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1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健明;小林靖希;花冈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6/60 | 分类号: | D01F6/60;D01D5/092;D01D5/09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纤维 及其 熔融 纺丝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丝细度极小的极细聚酰胺纤维,涉及能够给予编织物良好的柔软性、平滑性、悬垂性、高吸水性、高密度性、染色后的高品质的聚酰胺极细纤维。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由于在机械特性上具有许多良好的特性,所以在衣料用途及工业材料用途中广泛地使用。在衣料用途中,假捻加工丝广泛地使用在纺织品、编织品等用途中,生产量也相当多。特别是,单丝细度为1.2dtex以下的极细假捻加工丝在做成布帛后,能够得到非常柔软的手感,并且保温性、吸水性也比通常的单丝细度的假捻加工丝高。由此,极细假捻加工丝的市场需求提高,正成为标准产品。
作为上述那样的聚酰胺极细纤维,提出了通过在单丝细度为1.2dtex以下的由聚酰胺树脂构成的纤维中使用规定了摩擦系数、伸度、热水收缩率的假捻用聚酰胺极细纤维,能够给于布帛柔软感的假捻用聚酰胺极细纤维(专利文献1)。
此外,提出了通过在单丝细度为1.2dtex以下的聚酰胺纤维中使用规定了丝条的15%伸长时的应力、交错开松部的开松长的假捻用聚酰胺纤维、能够得到柔软性良好的假捻卷缩丝的假捻用聚酰胺纤维(专利文献2)。
作为对这些聚酰胺极细纤维均匀地添加油剂的方法,提出了使用将从以环状排列有吐出孔的纺丝喷丝头吐出的聚合物从丝条的内周或外周的全部方向喷吹冷风的冷却装置、所谓环状烟囱将单丝均匀地冷却、用夹着丝条面对的供油导引器添加油剂的方法(专利文献3)。
此外,提出了在具备以环状配置的多个吐出孔的纺丝喷丝头的下游侧、通过使各个单丝接触在配置于从吐出孔吐出的多个长丝的内侧的板上、向单丝间均匀地供给油剂的方法(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320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9-847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7-126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10-126846号公报。
但是,如果要用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方法制造单丝细度为0.5dtex以下更细的聚酰胺纤维,则均匀冷却及均匀添加油剂变得困难,所以得到的极细聚酰胺纤维的乌斯特不均度及绒毛品质较差,进而单丝间的纤维构造差变大,其结果,在提供给假捻加工的情况下发生加工丝断开、退绕不良,在提供给编织物的情况下,整经时的绒毛变得显著,有布帛的平滑性及品质下降、染色后的染斑显著地发生等缺点。
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采用专利文献3记载的供油方法,则成为将丝条聚束并添加油剂。在单丝细度为0.5dtex以下的极细聚酰胺纤维中,每1根单丝的强度降低,在丝条成束时单丝彼此擦过,油剂添加前的纤维有摩擦系数较大的特有的问题。因此,通过单丝彼此的擦过、或油剂添加前的单丝与导引器的擦过而发生单丝断开,或者难以将油剂均匀地添加到成束的丝条内层的单丝,在单丝间发生油剂及水分的附着差异,在单丝间发生纤维构造差异等,所以留有染色后的品质下降的缺点。
进而,如果要采用专利文献4记载的方法,则虽然在单丝间的均匀添加油剂方面较好,但难以进行纤维长度方向上的均匀的油剂添加,发生长度方向上的油剂附着离差,长度方向上的纤维的构造差异或摩擦系数离差变大。因此,在纺丝工序及高阶加工工序中通过与丝道导引器之类等的擦过而在长度方向上发生张力离差,在染色后发生染斑,留有不能得到高品质的布帛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给于编织物良好的柔软性、平滑性、悬垂性、高吸水性、高密度性、染色后的高品质的聚酰胺极细纤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结构。
(1)一种聚酰胺极细纤维,单丝细度为0.10dtex以上且0.50dtex以下,其特征在于,长丝的长度方向每12000m的平均绒毛数是1.0个以下。
(2)如上述(1)所述的聚酰胺极细纤维,其特征在于,长丝的长度方向的乌斯特不均度是1.0%以下。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聚酰胺极细纤维,其特征在于,总细度是15~300dtex,长丝数是30以上。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极细纤维,其特征在于,长丝的截面形状是异形截面。
(5)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极细纤维,其特征在于,在聚酰胺极细纤维中,具有长丝的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单丝,并且关于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单丝的取向参数,单丝表面部的取向参数相对于单丝中央部的取向参数的比是1.1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7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