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量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8115.0 | 申请日: | 2011-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英树;杉山益之;佐竹宏之;桥本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H01J49/06 | 分类号: | H01J49/06;G01N27/62;H01J4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分析 装置 | ||
1.一种质量分析装置,具有:
具有多极杆电极的离子透过部;
对所述多极杆电极施加电压的电源部;和
控制所述电源部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杆电极具有在轴向的彼此不同的位置被分割成多个节杆的杆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杆电极还具有在轴向的彼此相同的位置被分割成多个节杆的杆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电极在轴向被分割成多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部具有:对所述多极杆电极施加高频电压的高频电源;与所述多极杆电极的第一节杆组连接的第一直流电源;与第二节杆组连接的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对所述第二节杆组施加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不同值的直流电压,其中,所述第二节杆组与所述第一节杆组在轴向上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电压的大小中,对离子导入侧的节杆组施加的电压值的绝对值大于对离子排出侧的节杆组施加的电压值的绝对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杆电极在分割位置距杆电极的端部的长度为第奇数个短的节杆的相对位置分别配置有分割位置距杆电极的端部的长度其次短的节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透过部具有:设于所述多极杆电极的离子导入侧的入口电极、和设于离子排出侧的出口电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离子排出侧的所述多极杆电极的分割位置的轴向的间隔比离子导入侧的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杆电极为四极、六极、八极的任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杆电极由轴向发生变化的杆电极构成,使得离子的导入方向和离子的排出方向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杆电极为L字型或U字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透过部具备气体供给配管,通过与所述气体的碰撞来离解导入的离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透过部在所述高频电源的控制下按质量分离并排出离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杆电极分别在轴向不同的位置被分割成两个节杆,所述质量分析装置具有:对由所述多极杆电极构成的离子导入侧的第一节杆组施加第一直流电压的第一直流电源;和对由所述多极杆电极构成的离子排出侧的第二节杆组施加第二直流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源,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比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低。
15.一种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生成离子的离子源;
输送来自所述离子源的离子的离子输送部;
在来自所述离子输送部的离子中将具有特定的m/z的离子分离的第一离子分离部;
将由所述第一离子分离部分离的离子离解的离子离解部;
蓄积由所述离子离解部离解的离子且选择质量地排出的第二离子分离部;和
检测从所述第二离子分离部排出的离子的检测器,
所述离子输送部、所述离子离解部、所述第一离子分离部、所述第二离子分离部的至少任一个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透过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81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锄草机器人的多齿锄刀
- 下一篇:起垄旋耕机的双行起垄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