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8934.5 | 申请日: | 2011-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T.M.肯普;M.埃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德国法***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给送流体药物的剂量的自动注射器,以及用于操作自动注射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执行注射是对使用者和健康护理从业人士来说具有一些风险和挑战(心理的和生理的两者)的过程。
注射装置(即,能够将从药剂容器递送药物的装置)通常分成两类-手动装置和自动注射器。
在手动装置中,使用者必须提供机械能以驱动流体通过针。这通常通过一些形式的按钮/柱塞完成,其在注射中由使用者持续地按压。对于使用者来说存在有来自该方法的多种劣势。如果使用者停止按压按钮/柱塞,则注射也将停止。这意味着如果装置未被恰当地使用(即,柱塞未被完全按压至其端部位置)则使用者可能递送不足的计量。注射力可能对于使用者来说过高,特别是如果使用者年老或具有灵活性问题的话。
按钮/柱塞的伸展可能过大。继而可能对于使用者来说够到完全伸展的按钮是不方便的。注射力和按钮伸展的组合可能造成手部的颤抖/抖动,其继而在插入的针移动时增加不适。
自动注射器装置旨在使得注射治疗的自我施用对患者来说更简单。当前通过自我施用的注射进行的治疗包括糖尿病用药(胰岛素以及较新的GLP-1类药)、偏头痛、荷尔蒙治疗、抗凝血剂等。
自动注射器是和标准的注射器相比完全或部分替代在非肠道药物递送中涉及的活动的装置。这些活动可包括移除保护性针筒盖、将针插入患者皮下、注射药物、移除针、屏蔽针头以及阻止装置的再次使用。这克服了手动装置的许多劣势。降低了注射力/按钮伸展、手部颤抖和递送不完整剂量的可能性。可通过多种方法触发,例如触发器按钮或针到达其注射深度的动作。在一些装置中,由弹簧提供用于递送流体的能量。
US2002/0095120A1公开了一种自动注射装置,其当拉伸弹簧被脱开时自动注射一预测定(pre-measured)量的流体药物。该拉伸弹簧在其被脱开时移动安瓿(ampoule)以及注射针从存储位置至施用位置。安瓿的内置物继而被拉伸弹簧排出,该弹簧在安瓿内迫使安瓿向前。在流体药物已经被注射后,存储在拉伸弹簧中的扭矩被释放,且注射针自动回缩至其初始存储位置。
高粘性药剂需要高的力以将它们排出通过相对窄的注射针。需要强的驱动弹簧来产生这些力。这可导致当将针插入皮肤中时使用者感受到的大的撞击,以及导致当触发注射时由使用者感受到的大的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注射器以及用于操作自动注射器的改进的方法。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动注射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来实现该目的。
在该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近侧”指的是在注射中指向患者的方向,而术语“远侧”指的是背离患者指向的相反方向。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给送液体药剂剂量的自动注射器,其包括:
-管状底架,
-支架子组件,其包括相对于底架可滑动地布置且部分地布置在底架中的管状支架,该支架包括具有中空注射针的针筒、驱动弹簧以及用于将驱动弹簧的载荷前馈至针筒的塞子的柱塞,其中该针筒被锁定以和支架共同轴向平移,
-包覆式触发器套筒,其布置在自动注射器的远端上,该触发器套筒至少几乎在自动注射器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控制弹簧,绕所述支架布置,
-第一互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支架和所述触发器套筒的相对轴向位置,将控制弹簧的近端联接至所述支架以将其前送用于针的插入,或联接至所述底架用于针的回缩,
-第二互锁装置,被布置用于在针的插入过程中当所述支架至少几乎达到注射深度时释放所述驱动弹簧用于注射,
-第三互锁装置,被布置用于将所述底架联接至所述支架以相对于触发器套筒共同轴向平移,其中所述第三互锁装置布置为在触发器套筒沿近侧方向相对于底架平移时将所述底架从所述支架脱开,从而释放控制弹簧用于针的插入,
-第四互锁装置,被布置用于将控制弹簧的远端联接至支架用于针的回缩,或联接至触发器套筒。
带有集成的(integrated)驱动弹簧的支架子组件允许在触发自动注射器或在针的插入过程中采用强的驱动弹簧而不在使用者上产生任何撞击,这是因为这些动作通过控制弹簧实现或受控制弹簧对抗,该控制弹簧可具有一定规格而较驱动弹簧弱得多。这允许递送高粘性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未经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8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