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9594.8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黑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黑圭 |
主分类号: | F02M27/04 | 分类号: | F02M27/04;F02B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韩国光州广域市北区莲***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活性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其向水或者液体燃料等流体提供强磁场,从而将流体具有的结合结构进行变化,或者可变化为易于反应的状态。
背景技术
通常,内燃机的燃烧方式为如下:将作为燃料的气体、液体状态的碳氢化合物类燃料根据泵等并通过喷射嘴强压喷射至内燃机的燃烧室内,从而对其进行晶粒细化并燃烧。但其问题在于,根据此种方式的燃烧不仅很难取得满足所期待的燃烧效率,并且由于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质会在包含于废气内的状态下排入大气中,从而会造成大气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直以来对于促进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的燃烧的众多研究都在进行中。作为目前所提出的燃料燃烧的促进方式的一种,对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进行适当地加热,从而使得喷射至燃烧室内时,通过热量将燃料汽化,从而进行供给,但是上述方式作为使汽缸内的压力上升,从而促进燃烧、减少燃料供给以及促进与氧的反应的方式,上述现有的燃料燃烧促进方式的缺点在于,对进入内燃机的燃料整体加热的装置,以及供给热量所消耗的电力是汽车本身的,因此能量的消耗大,尤其装置复杂从而设置难点多,并且节约燃料消耗及减少煤烟的效果都不如预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上述流体活性化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在燃料供给至发动机等的内燃机之前,将其活性化为易于充分燃烧的状态,从而可减少燃料的消耗及煤烟的产生。
为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盖和第二盖,上述第一主体包括收纳空间,并且在一端和另一端分别具备第一结合部,上述收纳空间内部为中空圆筒结构且两端开放,并且提供了可供流体通过的流路,上述第二主体形成为包裹上述第一主体的外侧,并且具有分离空间,上述分离空间与上述第一主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相隔一定距离,上述第一盖和第二盖结合于上述各个第一结合部,并且具有供流体流入的流入口和供流体排出的排出口;磁力产生装置,其在上述壳体的收纳空间内与上述第一主体具有相同的中心轴,且直径小于上述第一主体,并且沿着上述流体的移动路径进行延长配置,从而向通过上述收纳空间的上述流体提供磁力;支撑板,其设置于上述收纳空间,从而支撑上述磁力产生装置,并且包括安装槽和多个导向孔,在上述安装槽上插入上述磁力产生装置的一端,并且上述多个导向孔贯通一个侧面和另一个侧面,以便将通过上述流入口流入的流体导向至上述收纳空间;磁力收纳装置,其设置于上述第一主体和上述第二主体之间,从而根据上述磁力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磁力进行磁化,进而向通过上述磁力产生装置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一主体的内周面之间的流体提供磁力;热切断装置,其设置于上述磁力收纳装置和上述第二主体之间,从而切断由上述壳体的外部传递至上述收纳空间的热量。
上述磁力产生装置由多个永久磁铁结合而成,上述多个永久磁铁在上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邻接彼此不同的磁极,并且上述多个导向孔以安装槽为中心,从一个侧面逐渐向另一个侧面,向沿着圆周方向以一定的角度旋转的位置弯折地贯通而形成,以便将旋转状态下的流体导向至上述收纳空间。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通过磁力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磁场,流体为水的情况下,将分子结构变化为易于人体吸收的结构,并且流体为液体燃料的情况下,变化为易于燃烧的状态,从而其优点在于,可减少燃料的消耗、减少公害物质的排出、提高内燃机的寿命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的部分切开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进行更为详细地说明。
图1至图3中示出有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参照图1至图3,一种流体活性化装置1包括壳体10、磁力产生装置20、热切断装置30、磁力收装置40及支撑板50。
壳体10包括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9、以及盖部件,上述盖部件包括结合于第一主体11两端的第一盖15a和第二盖15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黑圭,未经李黑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9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色谱质量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