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素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综丝框架狭板及侧撑条安装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0022.1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野上佳重;竹田敏和;岛田政纪;延泽优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海工业株式会社;新日铁住金高新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C9/06 | 分类号: | D03C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素 纤维 强化 复合材料 制综丝 框架 侧撑条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般地用于织机的综丝框架的结构,特别涉及碳素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综丝框架狭板及用于连结碳素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综丝框架狭板和侧撑条的侧撑条安装部结构。
背景技术
综丝框架是在织机中支承用于通过经纱的综丝(综线)的,是用于在织造时,使一对综丝框架交替地上下运动来使经纱开口,将纬纱打进该开口的。
一般地,综丝框架1,如图1表示其一例的那样,具有在长度方向(箭头A方向)延伸的上下框框架狭板,即,具有两框架主体2和配置在两框架主体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连结两框架主体2的侧撑条3。另外在与框架主体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箭头B方向)的相互相向的一端侧,一体地形成了沿着框架主体2的长度方向对综丝4进行支承的钩挂用的支承突起部5。
另外,框架主体2和侧撑条3,一般地,由连结部6以可卸下的结构连接。除此以外,用于防止综丝框架1彼此的干涉的导向板7、向综丝框架1传递上下运动的动力的部位的联接器8被安装在综丝框架1上。
框架主体2,目前几乎都是铝制的。在铝制框架主体2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是空心结构,但为了保证空心部分的强度,成为包括多根横肋21的结构。
但是,如果提高织机的织速,则由于铝的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不高,在目前状况下,连续使用不到半年,就不得不进行替换。
近年来,为了与织机的高速化对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轻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FRP)制综丝框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FRP制框架狭板和侧撑条的结合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边确保FRP制综丝框架的刚性、强度一边容易进行损坏、磨损了的中间吊钩、杆支撑部等零件更换的结构。
目前,织机的高速化、宽幅化已逐渐成为了世界的潮流,宽幅化,作为织机已经进展到幅宽即在图2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方向长度超过3500mm的织品的制作。此机型的框架主体,是铝制的,但伴随着宽幅化加在框架主体上的负荷增加,不能充分对其追随强度、刚性,如果提高速度则导致框架主体的损坏。因此,不能进行提高速度的织造、没有享受宽幅化的优点是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提出了作为强化纤维使用了碳素纤维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即,使用了CFRP的框架主体的方案,其一部分已被使用,但因为产品的强度、刚性还不足,所以实际情况是只适用于幅宽1500mm左右的织品。其理由是因为即使成为轻量化,因为强度、刚性的不足,所以也不能提高织机的速度。
也就是说,因为是CFRP制,同时强度、刚性不足所以不能与宽幅化对应,作为其理由之一,是因为CFRP制综丝框架结构成为空心结构或在内部仅放入了发泡材料的结构,所以不能确保充分的强度,特别是难以确保疲劳强度。因此,在现状下,只能在幅宽狭窄的织机中使用,而且不能实现足够的高速化。
如果为了确保CFRP制综丝框架的强度、刚性,做成实心结构,则出现其相应的效果,但在重量上与铝制相比变重,而且成本也变高,使用的优点几乎没有。
因此,本发明者们做成了在被限制的结构中发挥最大的强度、刚性,而且重量轻疲劳强度强的结构,由此,为了提供能大地改善至今未能实现的宽幅化的织机的生产性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综丝框架,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综丝框架。
图3表示专利文献3记载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综丝框架的概要结构。在本例中,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综丝框架,具有细长形状的在长度方向(长度L)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框架主体2,和在此框架主体2的下方端沿着其长度方向一体地连接的支承突起5。框架主体2,在内层具有蜂窝组织结构体4,在内层的双面上,以夹持内层的蜂窝组织结构体4的状态配置了作为表面层的长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1(11a、11b)。进而,内层的蜂窝组织结构体4的周围端面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在宽度3mm~30mm的范围内将短纤维强化复合材、树脂或发泡材料装入蜂窝组织结构体4内,形成增强部9。
但是,在由专利文献3提出的综丝框架中,在与侧撑条连结时,不得不采用了以往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中,为了连结,需要插入配件,因此,需要蜂窝组织的去除、配件的粘接等繁杂的作业,成为了成本上升的原因。
另外,以往的连结方法,因为是使用多种类的配件进行连结的方式,所以此部位的重量变重,轻量化的优点减少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海工业株式会社;新日铁住金高新材料株式会社,未经南海工业株式会社;新日铁住金高新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0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散形式的荧光增白剂制剂
- 下一篇:用于可再密封的包装的多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