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1462.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1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勳;文国灿;金圣埈;朴康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尼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N1/00 | 分类号: | F23N1/00;F16K31/06;F24H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气体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更详细地,涉及结构简单、组装容易而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具有商品竞争力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水,并将加热的水或蒸汽供给到所需之处的装置。这样的锅炉根据使用处区分为家庭用锅炉和工业用锅炉,根据容量去认为在家庭等使用的小容量锅炉和在发电站等使用的大容量锅炉,并根据所使用的燃料区分为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等。
在上述的锅炉中使用气体作为燃料的燃气锅炉采用的是在点火变压器和点火棒生成火花来点火,并使所供给的气体燃烧来加热水的方式。这样的燃气锅炉为了气体的完全燃烧,应根据流入的空气量来调节气体的供给量。
另一方面,根据空气量来调节气体的供给量的气体控制装置进行电磁控制,以便根据流入的空气量来供给适量的气体。即,在用于空气流入的吸入口设置的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流入量并发送给微型计算机等的控制部,控制部根据流入的空气量按预先设定的混合比供给气体。例如,如果从外部流入的空气量多,则增加气体供给量,如果流入的空气量小,则减少气体供给量,从而使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维持规定程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组装容易而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具有商品竞争力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包括:螺线管,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来使杆插入或突出;管形的支撑体,与上述螺线管的上部结合,在该支撑体的侧面和上表面分别形成吸入端和排出端,沿着支撑体的下端边缘形成有凹入部;隔离膜,设在上述螺线管与上述支撑体之间,该隔离膜的边缘插入于上述凹入部;开闭板,设在上述杆的下端,用于开闭上述支撑体的排出端。
有益效果
如上形成的本发明,由于用于插入隔离膜的边缘的凹入部形成于支撑体的下端,即使不使用单独的固定单元也能够固定隔离膜。并且,由于凹入部与支撑体一体形成,因此结构简单且组装容易。尤其,通过简单的结构和组装的容易性,能够提高生产率,并降低制造成本,从而能够提高商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会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设置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对各附图的结构要素附加的附图标记时,就算相同的结构要素表示在不同的附图中,也尽可能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100由设有螺线管110的下部和设有支撑体120的上部构成。
首先,螺线管110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来使杆115插入或突出,来允许或阻断气体的流动。这样的螺线管110包括:壳体111;线轴112,设在壳体111的内部;线圈113,缠绕在线轴112的外周面;柱塞114,可移动地设在线轴112的内部;杆115,下部与柱塞114的上端接触,上部位于支撑体120的内部。
上述的螺线管110的结构要素中,线轴112是用于电性地阻断线圈113与柱塞114之间的绝缘体,缠绕在线轴112的外周面的线圈113是在电源施加时产生磁场的单元。并且,柱塞114是借助在线圈113产生的磁场来上升或下降的移动体。
另一方面,在壳体111的下部设置调节螺丝116,在调节螺丝116的上端与柱塞114的下端之间设置向上弹性支撑柱塞114的弹簧117。在这里,是在向螺线管110施加电源的情况下,弹簧117使柱塞114迅速向上移动,调节螺丝116用于调节向上弹性支撑柱塞114的弹簧117的弹性。
支撑体120呈具有规定长度的圆筒形状。在支撑体120的侧面形成用于流入气体的吸入端122,在支撑体120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排出气体的排出端124。并且,在螺线管110的上表面具体为与壳体111的上表面接触的支撑体120的下端边缘形成凹入部1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尼克株式会社,未经优尼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蛋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麦冬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