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充气的用于使辐射汇聚的集光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1484.5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杰拉尔德·姆恩赞瑞德;托马斯·沙伊德尔;埃尔马·斯图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力欧维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F24J2/10;F24J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黎峰;李欣 |
地址: | 奥地利维***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用于 辐射 汇聚 集光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可充气的集光器(1),用于使辐射、特别是太阳光在能固定在该集光器上的吸收器中会聚,所述集光器具有:在充气的运行状态下基本上为软管状的外壳(2)和将外壳(2)分成至少两个空腔(5)的反射膜(4),所述外壳具有透光的入口窗(3),用于耦入辐射,所述反射膜具有朝吸收器的方向反射耦入的辐射的镜面(4'),其特征在于,外壳(2)由单个的、经由拼接连接(11;11'、17)相互连接的薄膜元件组成,外壳(2)在未充气的状态下能设置在可卷起的运输位置中,设有至少一个基本上在外壳(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拼接连接(11'),该拼接连接在外壳(2)的未充气的状态下限定外壳(2)的纵向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外壳(2)具有底部薄膜(6),所述底部薄膜在彼此相对置的纵向边缘上分别通过拼接连接(11')与下部的侧壁薄膜(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外壳(2)具有连接在下部的侧壁薄膜(7)上的上部的侧壁薄膜(8),所述上部的侧壁薄膜在彼此相对置的纵向边缘上分别通过拼接连接(11')与盖薄膜(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特别是由多个、优选四个薄膜元件组成的盖薄膜(9)具有用透明的薄膜元件(10)封闭的缺口(9'),以便形成入口窗(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分别由特别是多个、优选四个薄膜元件组成的下部的侧壁薄膜(7)或上部的侧壁薄膜(8)分别具有一个通过反射膜(4)封闭的缺口(7')或(8')。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拼接连接(11;11'、17)、特别是底部薄膜(6)和下部的侧壁薄膜(7)之间的或上部的侧壁薄膜(8)和盖薄膜(9)之间的拼接连接(11')设置在各薄膜元件的关于外壳(2)位于外部的连接面(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拼接连接(11;11'、17)具有在薄膜元件的连接区域内的缝合缝(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拼接连接(11;11'、17)具有至少一个在薄膜元件的彼此相遇的连接面(12)之间的焊缝(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在薄膜元件之间设置气密的拉链作为拼接连接(11;11'、17)。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在外壳(2)的端侧的端部区域构成的开口用合适的端部件(16)气密地封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端部件(16)通过外壳(2)的薄膜元件的延长部形成,所述延长部通过至少一个横向于外壳(2)的纵向(2')延伸的拼接连接(17)相互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在上部的侧壁薄膜(8)和盖薄膜(9)之间或下部侧壁薄膜(7)和底部薄膜(6)之间分别设有横向于外壳(2)的纵向(2')延伸的拼接连接(17)。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充气的集光器(1),其特征在于,端部件(16)至少部分地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
14.一种用于制造至少一个可充气的集光器(1)的方法,所述集光器用于使辐射、特别是太阳光在能固定在该集光器上的吸收器中会聚,所述集光器具有:在充气的运行状态下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壳(2)和将外壳(2)分成至少两个空腔(5)的反射膜(4),所述外壳具有透光的入口窗(3),用于耦入辐射,所述反射膜具有朝吸收器的方向反射耦入的辐射的镜面(4'),其特征在于,由材料幅料支承各个薄膜元件,这些薄膜元件在基本上平面的位置中通过拼接连接(11;11'、17)组装成完成的外壳(2),所述外壳在未充气的状体下能在运输位置中卷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的外壳(2)在运输位置中卷绕到卷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力欧维斯公司,未经海力欧维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4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